《青年们,读马克思吧!2》书摘
2016年09月29日 15:07 红旗出版社 (日)内田树,(日)石川康宏 著
我们或许随时会在一种完全无法掌控的状态下,死在超级大国的意志中。而我们除了稀里糊涂地等待,却又别无他法。那是一种无可救药的无力感。因为不知道该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实际上,1962 年的古巴危机,已经把核战争推到了千钧一发的境地。这种无力感弥漫了整个时代。那种让人窒息的无力感,反而干脆让人破釜沉舟,反正再着急也没有用,实际上促成了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既然已经是这样了,那我们还不如在有限的时间里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尽可能地让自己快乐起来。
所以,那个时代的音乐和电影都充斥着一种粗暴而混乱的无政府主义风格。而这正是那个“自暴自弃”的时代的真实反映。那种感觉,大家可能已经忘记了吧。
石川康宏 是这样啊?
“请再读一遍马克思!”
内田树 但是,我至今都忘不了当时的那种无力感。我始终认为,美苏说到底就是发动战争的国家。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和美国总统分别是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我并不认为世界的未来可以托付在他们身上。
我对于马克思有一种儿童般的崇拜,在年轻的时候读马克思就会觉得特别感动,会感觉到他的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啊,有理论性啊,等等。但是,马克思的那种理性的气魄和高远的志向,跟现实中的苏联政治压根没有多少关联。
因此,我根本就不认为苏联是真正实践了马克思原理的国家。他们实践的不过是斯大林主义而已,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形式的某种奇特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匈牙利曾经发生过动乱。上初中的时候,我读到了关于匈牙利动乱的报告文学,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讨厌苏联了。
所以,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世界“左翼”运动,其基本原则就是呼吁要还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本来的面目,从斯大林主义的疏漏当中返回到马克思的真正原理中去。
20 世纪60 年代的安保斗争也好,70 年代的安保斗争也好,学生们都曾经使用过“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与苏联没有关系,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遗产从过去的疏漏中收复回来,还其本来的面目。当时大家普遍树立了一种观点,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未在世界上实现过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