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读马克思吧!2》书摘
2016年09月29日 15:07 红旗出版社 (日)内田树,(日)石川康宏 著
大家知道《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这部电影吧。它是以20 世纪50 年代中叶到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之间的日本为背景,现在的年轻人看到这部电影,可能会觉得那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乐观时代。
那时的日本正从战争的伤痛之中站立起来,正在实现复兴,向着经济高速增长前进。实际上,确实有人因此而断言,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非常贫困,但是充满了希望,所以那个时代是一个很美好的时代。但是对于这种观点,我持保留态度。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的记忆当中,20 世纪60年代前后,整体的时代氛围是非常阴暗的。因为人们非常担心爆发核战争。真的是这样。那个时候,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核战争。美苏之间一旦用核弹交战,世界末日就到了。
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因为那个时候美国和苏联总是在进行核试验,所以一下雨就有人提醒我们:“雨中可能会有锶90 的成分,请大家注意不要淋到雨。”孩子们都说,如果淋了雨就会变成秃子,所以有时下雨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会搞一些恶作剧,放学回家的时候故意把同学的伞藏起来,第二天再去看看同学的脑袋是不是秃了。
当时的很多电影都反映了这样的政治背景。由格利高里·派克出演的《海滨》(1959 年),就是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全世界都因为核武器而覆灭的。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彼得·塞勒斯主演的《洛丽塔》也是这样的。这些电影的结局都是人类的覆灭。日本也有类似的电影。
小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东宝电影公司出品的《世界大战》(1961 年),这部电影讲述了核战争爆发后,东京到处核弹乱飞的情形,最后一幕是弗兰克堺、乙羽信子以及星由里子扮演的一家三口围坐在矮脚桌旁吃饭,他们互相交流着“核弹要来了吧”、“要完蛋了吧”,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
石川康宏 是您上小学的时候吗?
内田树 应该是小学五六年级的事情。在学校里看的电影(笑)。怎么说呢?当时的时代环境,就是以一种强大的无力感为背景的“自暴自弃”。从当时的日本国力来看,还不具备在美苏冷战中作为主权国家参与行动的力量。日本人在当时的国际政治中没有任何参与的可能。所以,即使核弹就要在自己脑袋上飞舞了,也完全没有能力和方法阻止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