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正能量:说什么?怎么说?》书摘
2018年02月24日 09:43 《网评正能量:说什么?怎么说?》 王德华
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商业网站的小编目的达到了,许多网民往往不看内容,只看到标题就乱喷一通。2014 年1 月11 日,网易有一条新闻《原武汉新洲区委书记长期与他人通奸被移送司法》,当天该文负面跟帖达到1580 条,参与人数28000 人。该新闻引自《法制日报》,原标题是《湖北四市厅干部因涉嫌受贿落马》。对此标题党现象,网民“湖畔小子”在凤凰网写的一条博文《区委书记长期与他人通奸得移送司法?》中称,“党纪处罚与司法追究竟到了可以相提并论的程度?至看完报道,才知道什么叫作噱头”。
标题党培植了新闻跟帖乱象的土壤,引发负面跟帖扎堆。有网民评论称,一些商业网站“把他们肩负的社会责任放在一边,眼中只有利益,正在逐渐演变成国内外反华势力煽动民众反党反政府情绪的极佳宣传工具”。
二是要学习网红的标题制作技巧。传统媒体的标题,最大问题就在于做得太正确了,都是些如“多喝热水,早点睡”“今年夏粮喜获丰收”之类的正确话,根本提不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互联网时代也是眼球时代,我们反对标题党,但不用心做标题也是万万不行的。
一个好的标题要亲民、口语化。一首歌歌词作为标题,就比一本正经地说教的标题传播率要高得多。为什么这些商业网站只改一个标题,文章就火了?
现在我们还有些人还认为标题就是全文中心思想的总结,这是错误的。一篇文章能够火起来,是综合因素叠加的,而不是单一因素,包括标题、选题、文风、观点,等等。
网红靠读者生存,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读者心理,所以他们总能把握新闻点,这一点需要学习。我们反对标题党,但不等于说在标题制作上可以马虎。
好的标题,可以“让读者多留一秒”。对于网络媒体而言,有一个好标题就成功了一半,因为互联网就是一个“眼球”场,没有一个好的标题,一方面很难引起网络编辑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很难引发网民的点击欲望。
文章内容写得再好,如果因为标题的原因传不开、传不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实在是太可惜了。公众号“e 观沧海”有一篇文章有点标题党的意味——《他一生淡泊名利,却占尽了世间的名与利》,评的是“太行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该文阅读量超平时10 倍以上。原因在于,人们原以为,文章写的是李教授原来也是我辈凡夫俗子,也是要名要利。如果改成“他一生淡泊名利”,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适当的而不是过度的标题党是可行的。“今日头条”就提倡“适度的标题党”。
三是制作标题的技巧。关于标题的字数,各网站的标题字数要求不一。字数越多,传达的信息越多。如果能够把标题做长一点,你的字数却没有达到要求,就显得可惜。相反,如果标题字数有限,而你的标题太长,那只能让编辑给你修改了。而编辑看文章时间短,未必能够充分明白你的意思,这就要求作者自己按规定的字数把标题拟好。
长标题:“今日头条”规定的字数不超过30 个字,我发在“三剑客”和“火星方阵”上的标题,尽量控制在29 ~30 个字。比如,《祖国主权面临侵犯,我爱我的祖国,愿为生我养我的祖国献出生命》(2016年7 月12 日,“火星方阵”)、《南海军演用“导弹雨”宣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2016 年7 月10 日,“火星方阵”)、《部署“萨德”再次证明当年出兵朝鲜是正确的》《韩国必须付出代价》(2016 年7月10 日,“火星方阵”)。这些稿件都是长标题,阅读量都超过100 万,效果绝佳。
短标题:中青网的头条评论,标题字数最多12 个字。我发在中青网上的有代表性的标题有:《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2015年4 月8 日),《低俗无下限的歌曲必须下架》(2015 年8 月12 日),《对老同志应该尊重但不能放纵》(2015 年8 月11 日),《日本与中国较劲是心理失衡》(2015 年8 月8 日)。由于各个网站的标题字数要求不一样,这就需要作者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关于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稿件,尽管难得出彩,但千万不要出错。标题要平稳,不能
太标新立异。我的一篇关于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的评论,原标题是《习大大说到咱的心坎上》,新华网编辑后改成《总书记说到咱的心坎上》(2014 年10 月16 日)。这是因为新华网代表中央的声音,对领导人的称谓不能太随意,尽管“习大大”这一称谓早已为广大网民所接受和喜爱。此标题还被求是网作为一期评论的系列标题使用。
一般性的稿件,可运用网络常用语,包括口语化词句。当一个观点性、新颖性、冲突性标题能够连成一个短句时,往往生动有效。
对比性的标题。如:《正义虽然迟到,万幸没有缺席》(18 年前,一个无辜生命以法律的名义被枪决。18 年后,内蒙古高院的法官当着呼格父母的面,宣布1996 年“409 女尸案”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18 年冤案终于昭雪,法律终于还呼格家人一个公道)、《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不是地狱》《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无新闻》《多为徐岚点赞,不替沈岿背书》等。
可设置悬念标题。如:《黑人人权?美国“灯下黑”》《我为什么有资格怒批胡娜》《成龙,爱国爱港何罪之有》《普京露面让谁无地自容》。
《这条万字长文为啥在“朋友圈”火了》(2016 年7 月4 日,“e 观沧海”公众号),评的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个很重大的主题,用很轻的设问做标题,适合在微信圈流传,效果很好。
旗帜鲜明地亮明观点。如《大学讲堂不能成为负能量的扩音器》《把吃祖国的饭砸祖国的锅的人赶下大学讲台》。
巧用“新词语”,包括中央和地方领导讲话、文件中一些能够准确体现新精神、新思路、新观点的词汇,如:《让“互联网+”溢彩个人梦,助力中国梦》《不要乱贴“新常态”标签》《妙用“关键词”》。如:《青年“触网”应坚守法治文明理性底线》。套用“流行语”:《监管不给力,花生油毒过鹤顶红》《女儿举报父亲该不该“点赞”》。
“有感于⋯⋯”“从⋯⋯说开去”“从⋯⋯想到的”之类的标题,是炒剩饭老套路,在网络时代已不适用了,千万不要用。
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把自己擅长的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你总会在快乐中收获成功。写时评同样如此。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