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简明知识读本》书摘
2017年03月15日 16:10 红旗出版社 李国祥 郭大(编著)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任务中的降成本任务如何开展?
答: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等节本增效。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
降成本,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规模经营产出比高、抗风险能力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规模经营,近几年土地流转呈现出快速推进势头,但总体上讲,小农分散经营的格局未变,规模经营还有很大空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2014年9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规模适度,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要让农民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降成本,要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中国化肥、农药用量相当大,生产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 -20%,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势在必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
降成本,要开展社会化服务,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提高营运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整体竞争力。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任务中的补短板任务如何开展?
答: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强化农业环境保护,包括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
补好农村基础设施之短。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着缩小。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我国农业生产要由过去数量为先转到质量数量并重上来。农业部长韩长赋介绍, “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的不少农业企业主打‘绿色环保’牌,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不但市场销路大大拓展,农产品的价格也得到大幅提升,农产品的效益更加显着。”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吉林延边考察调研时强调: “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
完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任务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如何激活?
答: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传统动能,培育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动力。主要为(1) 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2) 激活要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3) 激活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
如何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
答:(1) 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在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加大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力度。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认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 打造田园综合体。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后畜禽养殖产品价格走势如何?
答:畜禽养殖产品价格或因环保整治在2017年走高。环保整治或推高上半年的畜禽养殖产品价格,规模化经营或致中长期价格波动减缓。2015年以来,环保整治成为常态,生猪等禽畜养殖环保压力持续,2016年南方地区出现大量退养和猪场关停情况。《“十三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2017年底前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 和养殖专业户。并且,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要求,到2020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至65%,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在中长期,禽畜养殖的规模化经营或将使得相关产品价格波动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