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向中国学什么》书摘
2016年09月08日 17:03 红旗出版社 [美]李淯(著);章晓英(译)
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对自己的状况并不满意,对自身的弱点明察秋毫,并下定决心进行改变。我们知道,无论是减肥、戒烟还是其他个人问题,都需要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无论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我们都要坚定地追求最终的成功,否则就会失败。我们的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纵观历史,不满现状的各界民众曾联合起来发动政治运动来改变国家政策。当美国需要解决宪法赋予我们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与奴隶制度之间的内在矛盾时,19世纪的废奴主义者就准备为自己的信念不断斗争,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与之类似,20世纪初,妇女奋斗了近40年才获得选举权。
现在,美国面临着另一个令人不满意的时刻。在卡特执政时期,大部分美国民众的“美国梦”慢慢消解,有人称之为“萎靡”状态。这种状况在2008年达到顶峰,表现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反过来,这场危机演变成内部经济危机,需要政府投入数万亿美元来解决债务和持续高失业率问题,同时也引发了政府治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显然,美国人民对国家政治功能的不良状况感到沮丧,也对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表现出焦虑。奥巴马在2008年选举中大获全胜,可是两年后,他的总统地位就受到了挑战。在当时的国会选举中,共和党在众议院占多数,夺走了领导地位。美国人开始怀疑,两大政党都无法实现承诺,都无法代表民众利益。通过盖洛普调查和茶党,可以明显看出民众的不满,有些人甚至放弃了美国国籍。
利益的高度两极分化确实分化了国家。我认为,与其说这种现象是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的对立,不如说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