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 记住这座桥 记住这个人……
2018年10月23日 16:24 我的好故事 何建明
三次大桥现场采访。相信今天这条桥、这个人会被十三亿中国人知道。大书还要等年底,今发短文以此向大桥和林鸣先生致敬。他是继茅以升先生之后的中国造桥巨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期待已久的港珠澳大桥终于正式开通啦!这座横亘在伶仃洋面上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即将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篇章。
而港珠澳大桥上一次登上热搜榜,是和台风“山竹”一起。扛过16级大风却毫发无损的港珠澳大桥,当之无愧成为新的“中国骄傲”!
是什么设计和制造,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在这背后,又有怎样一群人在不惧危险,“逆风而行”?
大桥现在有多壮美雄伟,曾经的建设者就有多艰难与不易。作家何建明曾实地探访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真实记录下诸多感人至深的人与事。让我们跟随他的文字,一起走近光环背后的“英雄”……
苦海上的“世界第一桥”
这里曾经是一片特别咸苦的海。
正是因为这片苦海,让文天祥写下了“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的千古绝唱。但文天祥所悲切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的灭亡与更迭。他不会想到五百余年后的伶仃洋上,当英国军舰以强盗式的野蛮横冲直撞而来时,所带给中华民族的就不仅仅是某个朝代的灭亡与更迭了,而是一个民族的耻辱,于是伶仃洋便成了民族悲苦的代名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交集团总工程师林鸣在接受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任务后,他每天坚持的10公里晨跑时,无数次吟诵过这句诗。
一千几百亿元的超大型工程投资,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桥梁——全长56公里,如此跨海大桥,中国无先例,世界“第一桥”。且中间还需要在几十米深的海底穿行,这是中国的又一开天劈地大工程,而林鸣领受的便是那段穿越海底的关键性任务——六点七公里长的岛隧工程。林鸣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心扩如大海。
所谓“岛隧工程”,就是在大海中垒起一个或若干个“人工岛”,随后利用其再深入挖掘并铺设海底隧道。这种风险极高的海洋工程,在国外虽有个别先例,但像港珠澳大桥如此长距离、最深达处五六十米的海底隧道,绝无仅有。
中国人又想创举“世界海洋第一工程”?难道他们不怕在伶仃洋上步先人一样的命运?外国同行在远远的地方以嘲讽的口吻看着林鸣他们。来自伶仃洋另一头的同行也在摇头:大陆工程师有能力把桥修建起来,但想建穿越海底的百年跨海大桥,怕他们是有心无力!
奔跑中的林鸣在默默地下着决心与恒心:为什么我们不能干?中国人应该干出世界超一流的工程来!但奔跑中的林鸣,却被迎面扑来的海水剌痛了:所有的工程建筑标准得按国际标准,而且大桥的建筑设计寿命应是120年,而不是中国标准的100年……
林鸣抹抹脸上的海水,坚定而自信的回答:我们不仅要按国际标准施工,而且还要按最高的一档实施,整个岛隧工程必须做到“滴水不漏”!
海那边的权威笑了:说这话就意味着有所“漏水”,因为世界上同类工程还没有哪个能保证不滴水!林鸣回敬:“滴水不漏”,这是我所担任总指挥和总工程师的这个大桥项目的“唯一标准”和“基本标准”。
林鸣就是这样的人,他认为:港珠澳大桥是气吞山河的大工程,没有气吞山河、至高无上的高标准和“零暇疵”的严要求,那就不是他和他的团队们所干的活。
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完美主义者,其胸怀就是一片浪漫与诗的世界,你不曾抵达他心灵和情怀深处时,是无法理解的。
大桥岛隧工程包括了最基本的项目:海上“人工岛”建设、海底软基加固及沉管预制和安装等。
在离岸数十里的深海区建“人工岛”、在数十米深的软基海底上挖筑一条十几里路长、壁基差异不得大于0.5厘米、且必须经得起巨大海水压力的基槽和预制及安装33个类似航空母舰份量的沉管,并确保整个工程在120年的寿命中保持“滴水不漏”!有人嘲讽林鸣是准备在伶仃洋上为自己设计一个“壮丽的海葬”。
没有人敢对一个一千多个亿元的投资项目开玩笑,而且港珠澳大桥,关系到的是香港、澳门和大陆三地人民的百年梦想和国家大战略。林鸣那轮廓分明的脸庞上用严峻回答了别人的疑问。
“陆军”战将要干“海军”将领擅长的“超级海战”,能行吗?有人怀疑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林鸣作为建桥筑路的国家队——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的总工程师,他和他的团队虽在全国各地的陆地和江河上建桥筑路,早已功成名就,但在深海建隧道恍若头一回,其实中国人也是头一回担起如此庞大而复杂的超级工程。
世界海洋工程权威专家、丹麦科研公司资深经理穆勒先生说:“在珠江三角洲建造一条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是前所未有的,工程难度直逼技术极限,这是一项破世界纪录的工程。”
世界也在期待中国又一伟大奇迹的诞生。自然,最企盼这奇迹早日变成现实的,是千百年来吃尽伶仃洋隔海之苦的港、珠、澳三地的百姓们。
数十年南征北战于祖国交通战线的林鸣,早已心怀国家“大交通”情结。在他心目中:修桥筑路,何止是为了解决人的出行问题,那是标志一个国家强盛的步履,更是一个时代的人民迈向幸福的企盼。
(作者何建明正在采访中交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林鸣)
“港珠澳大桥连着港、珠、澳三地人民的未来百年幸福和珠江三角洲的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建设者,我们唯有按照最高标准来为大桥量衣定做,再无其他选择。”林鸣无数次对着大海心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