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上向“绝命后卫师”致敬
2016年12月13日 15:21 中国文明网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绝命后卫师》,为人们揭开了中央红军长征路上担任后卫的红三十四师最后的悲壮历程。
在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血战中,红三十四师6000人(大部分来自于闽西的龙岩、三明)担任全军后卫,在掩护中央纵队、各兄弟军团抢渡过湘江后,未能赶上渡江的大队,最后殒灭在湘桂交界的群山中。
以最壮烈方式牺牲的红军师长陈树湘生平简要
陈树湘,曾用名陈树春,1905年生于长沙县福临镇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从小给地主当童工,1914年因家乡遭大旱,随父流落到长沙市小吴门外陈家垅,以种菜为生。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开始接受新思想,参加了新民学会发动的长沙反日爱国运动。
1921年,毛泽东、杨开慧定居长沙清水塘,从事建党活动。陈树湘因为常去长沙清水塘挑水送菜,因而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湖南早期革命活动家。
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同长沙近郊一批农协骨干随北伐军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并夺取溃兵枪支10余支,组建了一支农民自卫武装。
1927年,“马日事变”后,潜至武昌叶挺部新兵营当兵。后调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第四连排长。
1927年9月,随部在江西修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并随部队上井冈山。
红四军成立后,历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七连连长、特务连连长、特务营党代表和二纵队四支队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井冈山根据地历次反“会剿”战斗和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0年1月至1933年6月,先后任红军(长)汀连(城)独立团团长,福建省军区独立七师、独立九师师长,红十九军五十六师(亦说为五十四师)师长,红三十四师一〇一团团长等职。
1934年3月,被任命为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长,担负保卫闽西北区根据地的任务。
10月18日,奉命移师于都,率全师作为全军后卫部队开始长征。
12月12日,他因伤重弹尽被俘。为了不让敌人以他邀功,他从昏迷中醒来,乘敌不备,用手从身上伤口处掏出肠子,大喝一声扯断肠子而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师长陈树湘如此壮烈地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写就“断肠铭志”的壮烈故事!
现在能看到的陈树湘像,是根据红三十四师幸存者韩伟将军口述画出来的。
1934年12月18日,《大公报》长沙版刊登了《伪师长陈树香(湘)之生前死后》, “伪师长陈树香(湘),长沙人,原名树春,住小吴门外瓦屋街陈宅。现年二十九岁,母在,妻名陈江英,年三十,无子女……”这也提供了陈树湘生平的一些记载。
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东征闽西,把井冈山武装斗争的火种播种到福建。红三十四师即是以福建闽西子弟兵为主的红军“老”部队。在电视剧《长征》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刚刚从腥风血雨中渡过湘江的毛泽东坐在担架上,一面询问着抢渡湘江的战况,一面频频与王稼祥、张闻天等人交谈,关注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但当他得知三十四师被阻隔在湘江对岸、遭敌围困时,一再悲愤地感叹道:“我的三十四师!”“我的三十四师!”
周恩来是几天后从全州来人那里知道了陈树湘师长牺牲的消息,并且看到了长沙版《大公报》上刊登的消息,他大声说:“走着瞧吧,我们不会便宜他们的!”
很多年后,周恩来同志在《党的历史教训》中回顾湘江战役时,十分沉痛地说起红三十四师,“我们一个师被截断了,得不到消息,牺牲了。”
英勇顽强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最后的战斗历程
红三十四师的前身是独立第七师,全师6000人基本上是福建籍将士。1934年10月10日从福建宁化湖村抵达城关后,编入红五军团。
1934年10月18日,全师奉命移师于都,作为中央红军全军后卫部队出发长征,代号“吉安”。 11月11日至13日,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时,红三十四师在湖南汝城延寿拼死阻敌,虽遭受较大损失,但掩护红军大批骡马、辎重通过了延寿向西的山间小道。
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时,红三十四师奉命担任中央红军总掩护任务,处于长征队伍的最后面,先后在湘桂边境(湖南道县、广西永安水车一带)阻击敌人,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鏖战四天四夜,掩护红军主力渡过湘江。掩护任务完成后,全师由原来的6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
11月28日,红三军团五师在新圩和敌人接火,红三十四师即从雷口关赶到水车布防。
30日凌晨,红三十四师掩护最后一支部队红八军团过了河。由于战场情况不准确,军委仍然命令三十四师去新圩以北的枫树脚接替在新圩阻击的十八团的防务(实际上十八团没有到达新圩)。师长陈树湘召集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军委接防命令,要求全师赶到枫树脚,掩护主力红军过江。会后一〇〇团立即出发,师长带一〇一团走在中间,师政委程翠林带一〇二团殿后,急行军赶往枫树脚。部队过水车灌江浮桥遇到敌机轰炸,牺牲了200多人。
12月1日上午,当红三十四师带着辎重骡马的数千人队伍沿着羊肠小道,爬过峡谷陡壁,经过洪水菁爬上1100多米高的观音山时,才发现枫树脚至新圩防线已被敌人占领,不仅没能接替防务,连通往湘江的路也被敌人截断。军委指示他们:“由板桥铺白州露源前进,或由扬柳井经大源转向白露源前进,然后由白露源再经鰲鱼州向大塘圩前进,以后则由界首之南的适当地域渡过湘水。”这样,红三十四师就完全陷入了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之中,行走在陡峭的羊肠小道上,翻越1000多米高的宝界山,人困马乏,粮食断绝,更拖延了到达湘江边的时间。中午,当红三十四师赶到湘江边,江面已被敌人封锁,这时,他们接到红五军团参谋长刘伯承的命令:如果过不了江,就返回湘南打游击。红三十四师遂西经板桥铺、湛水抵流溪源。
此时,敌人聚歼红军主力于湘江之东的企图未能实现,恼羞成怒,敌中央军周浑元部、湘军刘建绪部、桂军夏威部以及地方民团在湘江东岸的灌、全、兴地区疯狂“会剿”,“扩大战果”,叫嚣要杀个片甲不留。红三十四师余部陷于重重包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