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2016年11月03日 14:32 人民出版社 《周恩来选集》下卷
二
第二是推广普通话。我国汉民族的语言还存在着很严重的方言分歧。其中大量的是语音方面的问题。不同地区的人,如果各说各的方言,往往不容易互相了解。甚至在同一个省里,例如闽南人跟闽北人,苏南人跟苏北人,交谈就发生困难。这种方言的分歧,对于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北方的干部有时要调到南方去,南方的大学生有时要分配到北方来,沿海城市的工人要去支援内地的工业建设——如果没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我们的建设工作就会遭到一定的困难。常常有这样的事情:一个重要的报告,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方言的作梗,大大妨碍了听讲的人的理解。广播和电影是我们的重要的宣传工具,但是由于普通话还没有普及,它们的功效在方言地区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解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统一,全国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人们就越来越感觉到使用一种共同语言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我国汉族人民中努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自从一九五五年十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以来,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已经收到了一些成效。到一九五七年年底为止,全国中小学和师范学校语文教师中已经有七十二万一千人受过普通话的语音训练。全国中小学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全国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普通话语音教学广播讲座的在二百万人以上。据教育部张奚若部长说,他去西安视察,发现西安的一些小学生能说一口很好的普通话。这就说明了只要大家重视这个工作,认真地加以推广,就能够收到成效。我们希望各地教育部门,能在较短期间把中小学语文教师全部训练完毕,好使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校普遍开始教学普通话。
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并非要求全体汉族人民都能说得象北京人一样,这样既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北京语音是个标准,有个标准就有了个方向,大家好向它看齐。但是在具体推广和教学工作中,对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要求。比方对广播员、电影和话剧演员、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就应该要求严些,对一般人就可以要求宽些,对中年以上的人就可以不必有此一般要求。这样,才能减少推广普通话的阻力,提高大家对学习普通话的信心和兴趣。在什么地方推广普通话?我看首先应该在学校里,在儿童和青年中努力推广。
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禁止或者消灭方言?自然不是的。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推广普通话,要区别老年和青年,要区别全国性活动和地方性活动,要区别今天和明天,不能一概而论。相反地,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要把六亿汉族人民的方言逐渐统一起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究竟要多长?就要看交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我们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地认真地工作,这个任务是一定可以实现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我希望大家多做一些宣传工作,造成有利于推广普通话的社会风气。我们还应该随时举办一些普通话演说竞赛,对于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教得好的教师给以奖励。总之,要多用一些办法来宣传鼓励,来改变社会风气,使它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