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毛泽东读资治通鉴》书摘
2017年04月28日 10:22 红旗出版社 张明林 于立文
4.孟子具有人民性
【原文】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
——摘自毛泽东1943年6月在一篇关于“人性”问题的通信上的批示,见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96页。
【品读解析】有“亚圣”之称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特别是孔子的思想。其中关于“民贵君轻”、“性善”、“仁政”等方面的论述,对我国历代王朝的施政纲领有很大影响。它所倡导的“浩然正气”、“威武不屈”的修养工夫,不仅陶铸了很多的“志士”、“仁人”,而且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对于孟子,和对待孔子一样,毛泽东在批判的基础上,也肯定了他的进步、合理的一面。1958年8月,毛泽东在审阅一篇题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时,在加写的一段话中还特别提到“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其有“人民性的一面”。
“引而不发,跃如也”,是《孟子》上的话,意思是说善于射箭的人,引满了弓,却不射出去,只摆着跃跃欲动的姿势。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将其借用来阐明共产党的农民政策。他说,在领导农民运动过程中,共产党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列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共产党应当善于领导农民提高政治觉悟,依靠农民自觉自愿去破除迷信和其他不正确的风俗习惯,而不能包办代替。1944年,毛泽东在整风运动期间又借用孟子所说“心之官则思”一语,告诫人们要善于思考,要养成多动脑筋、勤于分析思索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