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书摘
2016年11月03日 14:32 红旗出版社 刘一丁(编)
三、报道和讴歌中国军民奋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新闻漫画。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上海守军进行了坚决抗击。9月20日,一份叫《救亡漫画》的周五报在上海创刊。这份4开篇幅的报刊每期刊登约四、五十幅漫画作品,其中配有少量文字。《中国漫画史》认为:它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现的具有全国战时漫画运动中心刊物性质的第一张漫画刊物。
在《救亡漫画》创刊号头版下方,有一篇“代发刊词”的文章——《漫画战》,号召全国漫画作者与日寇作一回殊死的“漫画战”,以争取抗日救亡的最后胜利。我们看到,蔡若虹创作的《全民抗战的巨浪》几乎占据了整个版面。这幅新闻漫画中,由高举刺刀、铁拳和手榴弹的中国军民组成的巨浪,汹涌地咆哮起来,在黑夜里的闪电照耀下,气势如虹地冲向罪恶的日本侵略者。反映了全国军民空前高涨的抗战热情和必胜的信念。
由张治中率领的驻沪中国军队组成第九集团军,在上海一带迎战“八一三事变”后开始入侵的日本侵略者,沉重地打击了日军“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汪子美创作的《首挫其锋》便是对这场淞沪战事的新闻报道。画中右边为中国军人,左边是日本侵略者,很明显,日军的武器装备远比中国军队精良。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正义的中国军人将枪托狠狠砸向侵略军的脑袋。有趣的是,日军一边挨打,一边还在读着怀表,似乎正在计算着自己“速胜”的时间。事实上,淞沪一战,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达3个月之久,使日军遭受“首挫”的打击,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战略目的。
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次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布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9月下旬,国共合作的局面开始出现,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政治气氛终于形成了。空前振奋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1938年5月21日刊登在《漫画战线》上的这幅新闻漫画《向新中国途程迈进》,就是对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政治形势的报道与歌颂。作者李凡夫将众多精神抖擞的中国军人安排在一个画面中,体现了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而在这许多军人的中间,伸出了一只指引方向的大手,其衣袖上书写着“统一战线”的大字,象征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打败入侵日寇,“向新中国途程迈进”的重要保证。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持久而广泛地开展了独立自主的大规模战役和游击战争,建立了众多敌后抗日根据地。许多新闻漫画对此予以了客观的报道:
例如1937年11月25日出版的《激流》上,刊登了丁聪的新闻漫画《日寇:怎么遇不着一个中国第八路军的斗士?》。画中的日军端着刺刀枪东张西望,正在寻找八路军决战。敌人不知,八路军英勇机智,无处不在。这不,日寇的背后便有神兵无将,八路军已将刺刀刺向了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