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书摘
2016年11月03日 14:32 红旗出版社 刘一丁(编)
与《在日本卵翼下的东北伪组织》相比,《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向各制旗店订做大批三角龙旗,以备拥戴溥仪复辟》这幅新闻漫画,则是以具体而直观的画面和文字报道了伪“满洲国”建立前后的一个新闻片断。看,戴着棉帽和瓜皮帽的中国裁缝正在缝纫机前埋头苦干,制做“龙旗”,而头戴钢盔的日本侵略军则站在一边,监督着裁缝们的工作。这个十分写实的画面形象地说明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和扶持伪“满洲国”的事实,其中标题的文字更是重申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质。
从这两幅新闻漫画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当时形势的正确把握,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准确理解和报道。
“九一八事变”之初,国人并不知道张学良撤退的真相,于是让他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黑锅。不过,还是有人不顾军令而“我行我素”的。1931年10月,当日本侵略军开始进犯黑龙江时,遇到了冲破不抵抗政策禁令的东北军将领马占山。马占山在无援军支持的条件下,硬是率领部队击溃了日本乡门师团、铃木旅团。但因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最后只得退守克山。梁中铭得知这一新闻事实后,立即创作并发表了新闻漫画《马占山孤军抗日》,及时记录了东北军在老家十分罕见的抗日战斗。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行动是早有预谋的,田中义一在1927年任日本首相时兼任了外相和拓相(即殖民大臣),在他的任期里,日本曾三次出兵中国山东,田中义一的言行暴露了他积极筹划侵占我国东北的野心。所以,中国人民早就注意到了日本的侵略态势。“九一八事变”前,我国报刊上有许多报道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其中也有不少是新闻漫画。尤其是在1928年5月,日本在山东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后,许多漫画将田中义一作为日本侵华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讽刺和揭露。比如,在上海出版的《上海漫画》中,就有相当密集的报道,这成为1928年刚创刊的该家新闻杂志中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
1928年5月12日出版的第4期《上海漫画》中,至少有3幅揭露日本侵华野心的新闻漫画。其中一幅为人物肖像性质的新闻漫画,画中身着和服就着蜡烛昏暗的光线冥思苦想的男人就是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这幅新闻漫画的标题虽然长了一点,但开宗明义,使人一目了然田中义一的一肚子坏水。其标题就是《痴望的田中内阁,他继日继夜地思想着;他说:“……忘不了中国……忘不了中国……”》。
当时,日本国内的个别舆论工具也在为政府的侵略行径摇旗呐喊。为此,黄文农创作了新闻漫画《他狂喊:“中国人杀东洋人!”》,对日本一些通讯社肆意歪曲新闻事实作欺骗报道的丑恶行为,予以了痛斥。纵观中国抗日新闻漫画,像黄文农这幅将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的新闻机构的作品,还是鲜见的。这一方面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从军事到宣传各战线的全面阴谋策划,也说明了我国新闻漫画家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分析能力。
《上海漫画》第5期里,由张正宇创作的《扩张暴力》,画的是田中义一正在费力地吹着泡泡,显露了他准备无限扩张势力,在中国横行霸道的险恶用心。由此可见,中国的抗日新闻漫画事实上从1928年就已经风起云涌了,这是研究中国新闻漫画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新闻界的骄傲。
1932年1月28日,日本军队发动了淞沪战争。这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为转移国际上对中国东北问题的关注,迫使国民党政府承认其占领东北的既成事实,并意图把上海变成它侵略中国内地的新基地而发动的战争。淞沪驻军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率领下奋起抗战。当时,上海许多新闻漫画报道了十九路军英勇抗敌的新闻事实。比如作者爱魂的《他的战鼓振奋起消沉的民气》、张白鹭的《旗开得胜》等。还有一幅题为《一座纪念碑》的新闻漫画,报道了淞沪战争中中日军队激战地区闸北的情况,记载了日军大量伤亡的具体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