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书摘
2016年11月03日 14:32 红旗出版社 刘一丁(编)
前 言
用画笔作刀枪,冲向抗日救亡的战场
——抗日烽火中的中国新闻漫画
漫画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艺术,它是人们运用夸张和幽默的艺术造型语言,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反映或评价的一种绘画形式。在漫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漫画家和漫画理论工作者都在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如今,漫画已经从各种角度被细分为许多类型,新闻漫画便是其中的一类。
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漫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但是,中国新闻漫画则是与现代意义上的报刊诞生息息相关的。
1894年,北洋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次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随即出现的是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7月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刊登了谢缵泰所作的《时局全图》。作品以漫画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处于世界列强瓜分的岌岌可危的局势,看了令人触目惊心。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我国的一些早期报刊上出现了运用夸张、诙谐的绘画形式,报道与评论社会时事的新现象,这就是新闻漫画。这种新闻报道形式很快得到了发展。
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该报以揭露沙俄侵华活动和抨击清政府外交腐败为主要内容,谢缵泰的作品又在其创刊号上刊登,题目为《瓜分中国图》。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报刊漫画,也是中国新闻史上可查的第一张新闻漫画。
在封建时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我国历经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一代又一代进步的、爱国的漫画作者拿起手中的画笔当武器,以漫画来表达自己的正义立场和爱国之心。中国新闻漫画在它100余年的历史征途中,时刻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注视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今天,当我们重读已经泛黄或者将要泛黄的新闻纸上这些大小不一的新闻漫画,也能够从中追寻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的历史轨迹。
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新闻漫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从1931年到1945年的15年间,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发生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战争。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15年,是我国新闻漫画迎来新高潮的典型时期,无数新闻漫画紧紧围绕当时的重大新闻事件应运而生,许多则是适应抗战的需要而展开的。比如,在伪“满洲国”建立不久,漫画作者梁中铭就在报上发表了《在日本卵翼下的东北伪组织》和《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向各制旗店订做大批三角龙旗,以备拥戴溥仪复辟》等新闻漫画。
我们看到,《在日本卵翼下的东北伪组织》是一幅评论性的新闻漫画,它无情地揭露了日本这只凶恶的黑鹰用它的利爪践踏中国东北的大好领土,并且扶持以溥仪为首的傀儡政府的新闻事实。这幅新闻漫画还以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告诉人们,所谓的“满洲国”,不过是由日本帝国主义完全支配着内政和军事的、“在日本卵冀下的东北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