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理想治愈世界》书摘
2016年11月03日 14:32 红旗出版社
拿小孩子的眼珠子炼银子,是崇德女校实验室刚刚建成投入使用时闹出过的一场风波。宁波当地人看不懂各种实验用具,以讹传讹,居然谣传这实验室是专门把儿童骗去挖眼睛,再用邪门药水炼银子的,因此有个别愚昧的市民叫嚣着要把实验室砸毁。
谣言吓得家长跑到学校,把自己的孩子又接回了家。幸好学校的老师反复上门做工作,开放实验室让市民参观,这才平息了这场因为愚昧无知而引发的风波。
老师听到了孩子们的窃窃私语,她含笑道:“不要怕,泡在玻璃罐福尔马林里的,只是一些小动物的标本。今后你们也会亲自动手解剖小动物,制作标本。你们已经学过科学,应该知道用人的眼睛,是炼不出银子的。宁波人倒是有句老话,叫‘眼珠子掉到铜钿里拔不出来’,天下再神奇的药水,也没法从人眼睛里炼出白花花的银子来。”
女学生们顿时笑成一片。
在笑声中,屠呦呦盯着实验室里一件件叫不出名字的器具,早就着了迷。如果说,以前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让屠呦呦看到一个新世界的话,那么动手做实验,在屠呦呦心中,就是自己在亲手建造新世界。
屠呦呦很快成了实验室里最心灵手巧的学生。她喜欢看着老师用烧瓶、烧杯、酒精灯等器具,将不同的物质组合在一起,然后发生种种瑰丽的反应,如同过年时三江口的烟花;她喜欢用皮毛摩擦玻璃棒,然后吸附发丝—原来这就是传说中雷公电母打出闪电的原理;她最喜欢趴在显微镜前,看平时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的世界,原来一滴水中,真的有无数的小精灵……屠呦呦恨不得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对她而言,试管、玻璃瓶和显微镜比唱歌跳舞等通常女孩子喜爱的文娱活动,更有吸引力。
每天到学校上课,成了屠呦呦最热切盼望的一件事,从开明街到槐树路的马路上,天天能看到她背着书包飞奔的小小身影。
学校的老师们也很喜欢屠呦呦,在她们眼中,屠呦呦是个既有个性又有毅力的学生,虽然她的成绩在班上不算数一数二,但在学习上却有一股令人佩服的倔强劲儿。
她学习总是很自觉,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做作业,不完成作业绝不会去做其他事,任何事也干扰不了她。有时,几个哥哥会跑进来,约她出去玩,她却雷打不动。“哥,我在做作业呢。”
以至于父亲常常倒过来以她为例子教育几个大的孩子:“看到了没有,要想有出息,就得自律。”
有一次,屠呦呦因为身体不舒服请假,落下了一段课程,期中考试时,有一门功课只考了60 分,这可是她从来没有过的成绩。小小的屠呦呦既没有气恼,也没有沮丧,而是埋下头来,花了更多的时间复习功课。在下一次考试中,这门功课她得到了90 分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