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样的中国面孔》书摘
2016年08月30日 17:19 红旗出版社 陈贻林(作者)
1984年11月20日,上海黄浦江码头。彩旗飘飘,锣鼓喧天。激动的人群挥舞着鲜花,欢送即将远征的壮士。
“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昂首并肩停靠在黄浦江边。两船主副桅上按照航海的最高礼仪挂“满旗”,向祖国和人民致敬。
时针指向10点零5分,南极考察总指挥陈德鸿将军向海军政委李耀文、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南极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请示启航,只听那指挥台上一声令下,汽笛长鸣,考察船在鼓乐声、鞭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中徐徐离开码头,驶向黄浦江口……
壮士们的出征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考察和利用南极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的19号、20号台风拦住去路!”
难道出师不利?科考船队还没驶出吴淞口,陈德鸿将军就接到紧急报告,脑子“嗡”的一下,浓眉紧锁。台风拦住去路!出航不出航?出航,明摆着是迎着危险上,航程将难以预料;不出航,静等台风过去,少说也要延误三四天时间,12月26日必须到达南极的计划将会泡汤!怎么办?此行非同小可,全国人民关注着我们,世界航海界、新闻界在盯着我们。何去何从呢?就看我如何临危不惧,当机立断!
说起这位将军,那可是凭真真正正的本事磨练拼出来的。他中等身材,黑红脸膛。长期的海上生活和军人素质使他的体质更加能够适应艰苦环境和海上生活。知道后来,七十好几一老翁,还能连续打一个小时网球接着再游泳一小时而浑身不觉得累。你说说,当今有几老者可比?
也许是与大海打交道太久产生了感情的缘故,陈将军习惯穿一身蓝色运动服。休息时喜欢对弈或者甩两把扑克。他的朗朗笑声极富感染力,听见他的笑声,你心中油然会升腾起一种安全感。尤其是舰艇航行在惊涛骇浪之中,水兵们把听到他的笑声当做一种安慰和享受。那一准是我们的舰艇劈波斩浪,顺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