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世界看见了怎样的香港 这些书带你看香港(二)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走过的道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道路是一册书籍,记录着奋进的足迹。
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世界奉献了寓意深刻的“香港故事”。
这是极不平凡的20年,这是令人骄傲的20年。
邓小平同志曾饱含深情地说:“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
回归祖国20年了,小平同志生前时刻牵挂的香港,风采浪漫依然。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2017年4月的一天。香港晴空丽日,暖风习习,维多利亚港湾波平浪静,两岸摩天大楼林立。会展中心新翼如海鸟展翅欲飞,广场上中央政府赠送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就此载入史册。
回想起那一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感触良多:“我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我们是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可以‘港人治港’了!”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与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可以在包括税制、法制、财政、入境、教育等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20年过去,世界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香港?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邓小平
如今的香港,晚上“马照跑”,白天“股照炒”,而且“股还炒得更大”。2016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126家,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251亿美元,蝉联全球集资中心之冠。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中,香港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饮水思源。施子清说,“如果没有中央支持,香港没有今天。”
从全力保障对香港的农副产品及水、电、天然气供应,到支持香港抗击“非典”,从支持香港应对前后两次金融危机,到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从帮助香港巩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到“深港通”“沪港通”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香港对中央有什么要求,中央都有求必应,”施子清说,“港人在‘一国两制’体制下,是得到国家很大照顾的。”
穿行在铜锣湾往来络绎的人潮中,鳞次栉比的商铺令人眼花缭乱。连锁便利店里贴着“欢迎使用人民币”的告示牌,商场收银台前摆放的“微信”“支付宝”支付提示卡,从细节上透露出香港与内地往来的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正将自己的创意与内地的创业环境和广大市场相结合,让源自香港的创新科技愈加崭露头角,也演绎出全新的香港活力。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香港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梁振英表示,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个城市,拥有一国之利、两制之便。香港在谋划未来发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20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这个阶段有挑战和风险,也充满机遇和希望。——习近平
走进天水围社区,高层住宅林立,街道整齐清洁。社区公园一派江南园林景色,满眼绿树繁花,楼台亭阁,小桥流水,池鱼浅戏。
天水围位于新界元朗区,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新市镇。这里临近深圳,回归前有许多打工者居住于此。他们在内地娶妻生子,而后安家天水围。
元朗区议员李月民1992年入住,是天水围的第一批住户。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新移民初来乍到,没有就业机会,无法融入社会。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时,很多家庭生活陷入困顿,家庭矛盾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天水围一时被形容为“悲情城市”。
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也波及香港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金融服务。外部经济周期性影响,加上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供求失衡、营商成本偏高等内部结构性因素,香港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居住、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也面临困难。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特区政府提出,香港经济转型要背靠内地,面向全球,发挥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做好国内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
2015年11月,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局长杨伟雄说,特区政府决心发展本地创新及科技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以提升香港竞争力。
回归20年来,香港专注于发展高增值和需要精确专业知识的产品生产与服务,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数据显示,1997年,服务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所占比率为85%,2016年这一比率已提高至92.6%。
贯彻“一国两制”,必须把路走对了走稳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时俱进,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为香港“把脉”。
在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齐鹏飞看来,习总书记讲话突出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两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更加重视“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指明了方向。
在香港特区20岁生日之际,国家也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光明大道上昂首阔步。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讲话,把港澳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性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注入了新的驱动力。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等待我们扬帆起航。
在光荣与梦想的新征途上,风华正茂的香港正与昂首迈进的祖国一道,书写共和国的新传奇。
【图书推荐1】
书 名:《蚂蜂窝旅游攻略:香港》
作 者:蚂蜂窝
出版社: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 本: Kindle电子书
出版日期: 2014年3月
【内容简介】
陈冠中说它是半唐番城市美学的代表,是伟大的杂种,是一半华、一半夷、一半中、一半外,一半人、一半鬼的混搭;张爱玲把它看做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李欧梵称它为上海的同质性质的镜子;龙应台形容它“渔村的身世给了她清纯的面貌,殖民的历史给了她结实的骨架,中国不断的战乱流离给了她不属于她年龄的沧桑。”香港会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图书推荐2】
书 名:《香港:时光的前世今生》
作 者:《图行世界》编辑部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032-5138-2
出版日期: 2015年1月
【内容简介】
《香港:时光的前世今生》内容简介:搭天星小轮夜游维港。天星小轮,仍然是香港性价比最高的交通工具,“天星维港游”的主角“辉星”轮外形仿照20世纪20年代天星小轮的传统风格,五彩斑斓的灯景海景,从海面空中环绕着你,却无骄奢之气,而是灵秀优雅、大气从容。乘叮叮车漫游香港。叮叮车是全球最古老的有轨电车之一,曾经也是香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只是,它并未如很多有轨电车那样尘封在城市的历史记忆中,而是奇迹般地,在香港这个快节奏的都市中,慢慢地,行走在自己的世界里。到街头巷尾体会电影中的元素。电影是香港的名片,如果你是影迷,一定会在屏幕下的街道里,找到那些屏幕上的细节,从好莱坞大片的火爆场面,到文艺片中的风花雪月,都会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去兰桂坊体会不夜天。兰桂坊是位于中环一条呈“L”形的上坡小巷,但短短的几十米内,却挤满了近百家餐厅和酒吧。白天的兰桂坊冷冷清清,只有零零散散的游客,但只要夜晚来临,整条小巷,就会被点燃,兰桂坊特有的西方生活方式、建筑元素,发出它独特的另类文化光芒。还有很多好看的好玩的地方,欢迎你到香港来做客。
【图书推荐3】
书 名:《穷游锦囊:香港》
出版社: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 本: Kindle电子书
出版日期: 2016年9月
【内容简介】
香港,这座昔日的小渔村已发展成繁华的大都市,不同文化共同影响了这片土地,形成了今日独特多样的面貌。旅行者可以穿梭在繁华的中环金融区,在尖沙咀、铜锣湾的橱窗中领略全球风尚,在维多利亚港与兰桂坊感受这座不夜城的魅力,也可以在大屿山、西贡、龙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带着这本锦囊,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