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将出席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 这些书看香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29日至7月1日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特别行政区。
旗书网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德江出席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开幕式
6月26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成就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6月26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成就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成就展26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前,张德江会见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高度评价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张德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准确落实基本法,有效地保持了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为契机,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不忘初心,凝聚共识,抓住机遇,奋力前行,为创造香港美好明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中央充分肯定梁振英行政长官过去5年带领特别行政区政府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希望新一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和带领香港社会各界,继续推动香港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开幕式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举行。国务委员杨洁篪和梁振英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杨洁篪说,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启示弥足珍贵,这是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结果,也是广大香港同胞团结奋进、奋力拼搏的结果,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梁振英致辞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0年,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成功落实的20年,香港保持了繁荣稳定,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对香港最好的安排。未来,香港会继续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双重优势,与全国同胞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更美好的香港,作出更大的努力。
孙春兰、李源潮等参加上述活动。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香港特区政府有关官员、部分国家驻华使节、各界人士代表共约450人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共分“一国两制”“香港近况一览”“一起紧握机遇”等10个展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多媒体互动影音技术等形式,全面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览重点是香港和祖国“同心”在“一起”,共同推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图书推荐1】
书 名:《我们香港这些年》
作 者:徐天成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816-2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内容简介】
自称“港怂”的北漂律师徐天成,看到廖信忠所著《我们台湾这些年》之后,深受启发,希望能以一位普通香港人的视角,通过自己那支微小但真切的笔,来说说一个真实甚至未知的香港。
徐天成与廖信忠同为1977年生人,这30多年来,香港的发展?香港人的心理归属感究竟是怎样的?香港的身份和台湾有什么不同?香港回归前后,当地人的生活有何变化?香港人是怎么看内地人的?
一本书无法展现全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香港人的真实告白。在“借来的地方”,他们如此生活30年。
【图书推荐2】
书 名:《香港名人访谈录》
编 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2185-3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内容简介】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不断实践、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
《香港名人访谈录》收入香港各界名人访谈35篇,采访对象包括梁振英、林郑月娥、范徐丽泰等政界名人,霍震霆、霍启刚等社会名人,王敏刚、蔡冠深、温天纳等商界名人,黄玉山、郑国汉等教育界名人,张明敏、莫华伦、张学友等文化界名人等。他们在原声的访谈中,在诚挚的叙述中,道出了港人心声!
【图书推荐3】
书 名:《我这一代香港人:思享家系列》
作 者: 陈冠中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版本: 电子书
出版日期: 2013年5月
【内容简介】
《我这一代香港人》以一个港人的角度,为读者解读了“港人港事”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城市,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全方位谈香港,比如香港的社会文化史,香港回归十周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其余两部分主要聚焦于世界一些其他城市的观念,比如美国的城市等等。
作者对于香港的描述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解读香港最好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