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书店 不要在迷失中蹉跎
2017年04月10日 10:57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张君成
独立书店在传统书店中独树一帜,很多书店都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在多种外力的挤压下,独立书店的生存日益艰难,很多独立书店人在转型的路口不断徘徊,呈现出迷惘的状态。那么独立书店的未来之路究竟在何方。
徘徊 转型的十字路
这些年,很多人都向止间书店的创始人老笨表达过开书店的意愿,但是老笨总是一脸严肃地告知他们:“最好不要开书店,尤其是独立书店。”老笨说自己开止间书店是“逼上梁山”:“到了一定年龄,没有什么所长,还想满足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这或许是每个独立书店人的心声,许多独立书店就是凭借创立人的一腔热血与爱好而创立,这往往有一种坦然而悲壮的意味在里面。“独立书店就是这样,无所依附,利润菲薄,全凭着创立人的热血才能持之以恒。”述古人文书店的创始人黎锟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营销编辑李迪斐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和独立书店接触,他觉得独立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一个城市多元文化的表现,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城市的文化才显得更活:“它们的品位大多是带有店主的个人意志,不迎合大众,这是他们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
老笨觉得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独立书店生存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运营的压力:“房租与雇人的成本不断攀升,这个压力对我们是致命的。”
“开始我认为独立书店转型是唯一出路,但是现在也不这么肯定了。”李迪斐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示。他在和一些独立书店店主说明转型的必要性时,发现他们很多人都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我们知道不转型会死,但是转型之后我们如何保证书店的独立性呢?”老笨对此有些无奈。
老笨觉得现在有些书店的转型完全将自己变为一个社交空间:“里面的图书销售占比不到40%,这怎么能叫书店。”武汉豆瓣书店的店主茉莉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我们并不排斥转型,只是担心转型以后会背离自己卖好书的初衷。如果为了单纯迎合市场和读者的需求,那和现在这种只想卖好书的模式就会有所不同。”
动起来 独立书店突围之道
对于在众多独立书店经营者中所弥漫的这种悲观情绪,黎锟则觉得很没必要:“谁说独立书店必死,我不就活得好好的吗,而且还活得越来越好。”他觉得开独立书店本身要有不赚大钱的心理准备,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养活自己小有盈余是完全可以的。
“述古人文书店的主要定位是市民中的文史哲爱好者,有面向书虫书痴的小众典籍,但大部分是人文及科普之类读本。”黎锟说,他的书店有两个最,一是在长沙的书店中,更新最快,每个月更新600余个品种;二是选书最讲究,店里至少有40%以上的书不与任何一家书店雷同。“小而精是独立书店的优势,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独立书店人能做好的事情。”
除了精选品种,以专业取胜外,黎锟还充分发挥了当下社群营销的优势,他建立了专门的书友QQ群、微信群、豆瓣小组等,其中书友QQ群有700多位忠实客户,95%以上在书店有过消费记录,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在经营中黎锟不管多忙,每隔10天,他必把新到的一两百个品种作成目录,书名、简介、定价、折扣等一目了然,发到豆瓣网上的述古读书小组,也通过QQ和微信逐一发给述古的书友们。“这些书友都是对书店的品种十分认可的人,只要目录一发相关的订单就会纷至沓来。”黎锟有些骄傲地说。
对此老笨很是欣赏,他觉得这就是独立书店做好分内事的表现:“经营的客观问题是存在的,但是主观上还要动起来。”现在止间书店的文创用品已经在读者群里小有名气,较强的原创与艺术性是其最鲜明的特点:“这些文创用品只是为了凸显图书的,我们还是保留了书店最重要的属性。”老笨如是说。
李迪斐表示,他很喜欢晓风书屋的转型模式,根据读者情况设置分众模式,将书店分为路边店、校园店、医院店及丝绸主题店;文化产品风格统一掌控,丰子恺文创产品,服装定制,所有的产品均由书店管理的相应设计团队定制完成,“晓风书屋的成功或许可以给其他独立书店以镜鉴,情怀与商业并非总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