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推进媒体“逆生长”
2017年01月17日 14:55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祖平
技术“大进化”
新媒体作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的载体和平台,其与生俱来的第一“天性”就是追逐新技术。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应用,也是新媒体实现“越活越年轻”的生态化“逆生长”的主要支撑。
就目前而言,在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充分运用4G传输、流媒体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技术,获取充足信息,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稳定性;充分运用虚拟现实、3D、H5等技术,丰富表现形式,提高信息呈现的质量和冲击力,密切关注5G传输、全息投影、增强现实、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积极谋划和布局未来移动传播终端,着力增强相关技术研发应用能力,抢占移动技术发展应用的先机。
除了第一时间应用基础性的先进技术外,新媒体更要在已经出现的“用户画像”、场景匹配、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上,研发适用于新闻领域的个性分析、即时推送等急需技术,以持续不断的技术“大进化”实现“永葆青春”的“逆生长”。《东方早报》全部业务融入澎湃新闻网后,其最新研发的两大技术项目也已亮相:澎湃新闻视频项目正式启动,澎湃新闻英文项目Sixth Tone(第六声)正式上线。据悉,澎湃视频将致力于做最好的原创新闻短视频,做最快的新闻事件直播。第六声正式上线后将坚持讲述日常中国,并将推出独立的全英文新闻客户端。
资源“最优化”
媒体在市场化竞争的大格局中,除了需要有优质的信息内容资源,还必须有优质的人才资源、技术产品资源和商业资本资源。这四者缺一不可。根据全球商业资本市场的热点分析,近年来,通过优质技术产品获得商业资本青睐的新媒体“黑马”,已经成为全球传媒界的新巨头,如社交媒体脸谱和腾讯等。
优质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商业资本的青睐会加速新媒体信息内容的“准”“新”“微”“快”等方面的“最优化”。在技术产品方面,腾讯自推出QQ之后,又推出微信,最新“优化”推出的小程序,则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用户只需通过二维码或搜索即可打开应用,体现了一种“用完即走”的理念,也实现了应用程式“触手可及”的梦想。
在《东方早报》完成全部业务融入新媒体后,上海6家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对澎湃新闻网运营主体——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入股。商业资本“多元化”加速推动了人才资源的“最优化”,“团队激励”方案的基本原则已经确定,将按采编、技术及经营三大类岗位制定不同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多元化的长期激励体系,从而激励越来越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名工程师、名经理人在新媒体平台上施展拳脚,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媒体实现深度融合后,通过新媒体聚合生成的成千上万、数亿甚至数十亿的受众和用户资源,更会使其信息内容资源、人才资源、技术产品资源和商业资本资源,都实现持续、快速“优化”“强化”“进化”,实现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老化”“风化”“退化”的生态化“逆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