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 拉萨样本》书摘
2016年09月27日 15:44 红旗出版社 赖惠能 马新明(主编)
序(二) 舒富民
“小康”是中国古代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古代小康固然以社会稳定、家庭和睦、衣食无忧为社会目标,而小康真正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则由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
邓小平提出的到二十世纪末实现的总体小康,再到2020年建成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小康”内涵不断提升,“小康”概念与时俱进。《小康》杂志社独创的中国小康指数评价体系,涵盖饮食、消费、公共服务、生命、生态、居住、平安、教育、信用、休闲、幸福等11个方面,更是感性鲜明地体现了“小康”全面性的内在与精髓。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建设”到“建成”,仅一字之变,却寓意深刻,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体现了我国全面小康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体现了我党对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这是我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到十年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人民生活将更幸福,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将更上一层楼。
《小康》杂志社自2004年创立以来,积极探寻全面小康建设典型的地市(县 / 区),分享其全面小康进程中的优秀经验与特点。作为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记录者与见证者,《小康》杂志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精心选取先进典型,并汇编出版《中国全面小康(样本)发展报告》,分享其全面小康建设之经验与教训,大力推动全国小康的实现。《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拉萨样本》作为西部地区首个全面小康建设的样本,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中国东中西部各地市(县 / 区)建成全面小康的路径有共性更有个性,我们通过对拉萨的调研,梳理出了其“共享与幸福导向型”的全面小康建设之路,通过《拉萨样本》展现了这座见证西藏历史进程的千年古城,这座体现了新西藏发展辉煌成就的魅力之城。此外《拉萨样本》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不掉队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到了关键时期,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小康》杂志社将秉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坚守自己岗位,记录并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典型经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应尽力量。
(舒富民 求是《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