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赢Ⅱ》书摘
2016年09月13日 15:28 红旗出版社 宋鲁郑(作者)
在民国初年,中国有三条道路选择。一是旧体制内的新人物袁世凯选择走向帝制。二是代表体制外民间力量的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三是孙中山主张继续革命。然而,一番博弈下来,袁世凯固然称帝失败,横死而身败名裂。而梁启超心仪的开明专制——君主立宪也同样没有实现。至于一向主张革命的孙中山,也是一败涂地,抱憾离世。
中华民国堪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所有博弈者全盘皆输的历史阶段:帝制的失败并没有意味着共和的胜利,而是无一胜者,从而将中国陷入绝境和死路。为此《剑桥中华民国史》总结道:“自由主义政治和独裁——似乎彼此促成了各自的灭亡。”
因此,对民国,当时的记者黄远庸(笔名远生,有“民国第一名记”之称)曾有如下评论:“一国受人欺凌至此,吾人真乃生不如死。”中华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商人、身体力行实业救国的张謇(他曾被票选为民众“最敬仰人物”)1926年临死时竟留下如此痛心遗言——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即使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时也依然没有多少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代表团前去参加巴黎和会,欲向法国总理颁发大总统勋章,却被一口回绝,最后什么权宜也没有争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英、美、苏仍然侵害中国的主权,三国均在中国有军事力量存在,享有治外法权。
蒋介石时期的中华民国究竟如何,不妨听听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口述自传》中打破外交惯例直言不讳地评论:
“蒋军从来不是良好的部队,我们把大约30.5亿元的军事装备,送给了这些所谓自由中国人士,结果,从北京到南京的战线上,蒋介石约五百万军队,却败给了共产党,共产党拿了这些军事装备,把蒋和他的手下,扫出中国大陆。说实话,他一直都不是个东西。他们曾要求我派出数百万美国部队去拯救他,被我一口回绝。蒋介石实在无可救药,他们的腐败是与生俱来的,我决心不虚耗哪怕是一个美国人的生命去挽救他。我不在乎他们怎么说。他们继续嘲骂与控诉,说我对共产主义软化,又说我庸碌无知,但我不会屈服于这些指责。对于蒋和他的一伙人,我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看法,这群混蛋一个个都该关进牢狱里。”
真正改变中国积弱积贫、一举消除了自曾国藩时代起就困厄国人的兵随将有的军阀化倾向,完全摆脱了国际强权势力对中国事务的干涉,重建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还是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从1840年算起,中国完成上述任务只用了100多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