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赢》书摘
2016年09月09日 14:24 红旗出版社 宋鲁郑(作者)
新中国六十年,最大的失误有两点:三年灾荒,十年“文革”。中国在纠正这些错误时,一是时间短,分别为三年和十年;二是善于进行自我纠错。这一点和西方的民主制度相比,尤其明显。美国独立后以立宪的方式实行黑奴制长达百年;废除黑奴制后,又以法律的名义实行种族隔离制度长达百年。而黑奴制和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与终止,也并非自我纠错。黑奴制的结束是通过一场代价极高而且惨烈的内战,北方对南方在战争期间甚至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焦土政策;而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则是在黑人此起彼伏的抗争方式下才获得的,这期间惨烈的暴动曾震撼全球。
其实,东西方不仅制度性的纠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就是政策性的纠错能力也存在天壤之别。中国错误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从而导致人口增长失控。但中国意识到错误后,立即实行计划生育,局面迅速得到控制。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虽然也意识到人口高速增长的代价,也曾尝试计划生育政策,但屡屡失败。印度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制度——任何政党想推进计划生育,都会在大选中败北。因此,印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口暴涨,并将快速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正如西方所说,这是印度唯一可以超越中国的地方。还有,当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放弃计划经济时,同样实行计划经济的印度在中国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功后,才于20世纪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比中国落后了十多年,这在一日千里的地球村时代意味着什么,那就不言而喻了。
美国的次贷危机,几年前就被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发现,但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危机爆发后,他在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这样辩解:不错,我是几年前就知道次贷的危害,可是如果我让银行破产、穷人失去住房,国会会批准吗?一语道出美国何以失去纠错能力的制度性原因。美国的次贷危机,以“两房”(房利美、房地美)破产为转折点。但“两房”的问题二十多年前就被美国学者汤姆·斯坦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政府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看出,在他的努力下,国会甚至举行了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