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片快评| 市井气风格化的《大世界》: 硬朗与硬伤同在
2018年01月29日 17:00 i看影视 强电流
-作者简介-
强电流
前媒体人,现供职某企业品牌部。
排片末日,请大家抓住《大世界》的尾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野兽。”
据片中人物交代,这句话他以为是马云说的。我们能确定的是,这句台词化用自梵高那句名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世人只知马云,不知梵高,这大概是同为画家的导演,在电影里把画家设置为被绑架对象的用意所在吧。
这一部成人动画《大世界》,能看得到烟,也看得到火。利落、生冷、压抑。原名《好极了》,改名后进一步强化了和此前上映的“大”字号国漫的联想。既是宣发上的策略,也是美学策略上某种有意无意的延续。
确切说,这是一部披着动画外衣的犯罪类型片。基于此,有两个维度可以对这部国产动画电影进行观照:
一是近几年院线国产动画序列。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大护法》,再到《大世界》,无论是叙事表达,还是影像风格,我们欣喜地看到国产动画的勇气日增,话语边界和创作疆域的逐渐拓展,以及艺术形态的日渐丰富。《大世界》被与《大护法》相提并论,尽管有强行拉郎配的嫌疑,表明的却是舆论与市场对这样一种根植于本土的动画创作的高企。尽管在我个人看来,《大世界》这一带着市井气的现实主义文本,在蕴涵上较之《大护法》未免显得过于直白,甚而单薄了。
一是国产小成本犯罪影片序列。把《大世界》放到《白日焰火》《烈日灼心》《心迷宫》《追凶者也》等近年来一众优秀国产片里观察,《大世界》对于市井的刻画以及所透露出来的冷漠,依然有其独特的美学个性在。在叙事结构上,《大世界》被与昆汀相提并论,这又是一次不明就里的绑架。影片多线叙事结构的剧情主轴并没有多少稀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100万元引发的各种觊觎与欲望驱使下的野兽之斗。这倒是更像盖里奇,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疯狂的石头》。且远不及《心迷宫》里一口棺材引发的荒诞与闭环式叙事,《追凶者也》罗生门式的叙事,执行得更加圆融,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在这样一纵一横构建起的坐标里,《大世界》指向黑色喜剧的内核,即由现实主义引发的荒诞。影片在风格化追求过程中呈现出的硬朗与硬伤,也得以暴露无遗。就美学风格而言,影片在转场、剪辑时,较多运用到大篇幅的静帧、留白,让人偶有生涩、凝滞之感。坦率地讲,影片中突兀插入的后现代拼贴风网眼绘画MV,并没有带给我多少惊喜和乐趣。一段实拍的江水画面超现实主义的植入,倒是令这部略显生硬的电影宕出几分灵动。
声音设计,在动画电影里通常是提升作品品质的重要构成要素。本片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乏亮点。非专业演员的对白营造的疏离感,环境音塑造的细腻丰富,以及最后情绪爆发的大雨,人民币上噼里啪啦溅开的水花,像是腾空绽放的烟花……鲜活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辅以配乐的点染,塑造出影片的年代感以及压抑冷漠的氛围。
影片最后,将街景的空镜头绘画,再一次一一闪过。霓虹闪烁的大千世界,太多人被物欲迷惑双眼,可春天还是春天——以此照应影片开头《复活》的引文。手工绘画三年,天真气的导演,贡献了这部追求风格化、硬朗与生硬共存的动画电影。无论如何,仍然值得我们再一次为国产动画的进取击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