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书网 > 书闻 > 时政书闻 正文

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看见传承》为您解读家风家训

2016-12-15 10:07:36 新华社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

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

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刘云山参加会见并在表彰大会上讲话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12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参加会见并出席表彰大会。

  12日上午,京西宾馆会议楼前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身着各色服饰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9时30分,习近平等来到这里,现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习近平等同代表们亲切握手,不时互动交流,向他们问好。代表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代表各自家庭向总书记表达衷心祝福。习近平同代表们合影留念。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刘云山在大会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全国亿万家庭的亲切关怀,为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要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家庭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倡导正确理想信念,注重以文化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教育,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养分,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要建设和弘扬新时代家风文化,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发挥政策法规、宣传舆论和文化产品的引导作用,深化和拓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干部要带好头、做表率,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做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践行者、示范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统筹用好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中央文明委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本次活动以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8个方面为评选标准,从全国范围评选了300户文明家庭。

  旗书网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善勤慎”四个字

  在这个家言传身教50年

  《钱江晚报》通讯员 陈谊 本报记者 吴朝香 杨业 文/摄

qjwb20161214a0003v01b010.jpg

  董小白
  全家福

  12月13日,湖州长兴县飘着绵绵细雨。做了32年基层民警的董平站在门口,51岁已头发泛白,看上去有些拘谨。

  前天,他刚代表一家人,去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的授奖。回来之后,77岁的父亲董小白已经给董平做了两次“思想工作”。

  老爷子说:“不管获得了什么荣誉,做人总是要低调。”

  董家的家训是“诚善勤慎”。那个慎字,就是要谦逊。这个已经有13名成员、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一直将这条家训贯穿在生活、工作和对晚辈的教育中。

  ■一个传统

  儿子已经50多岁

  父亲还会时常提醒点拨

  在浙北小县城长兴,董平是个名人。作为老城区当地雉城派出所的元老级民警,董平以善于调解闻名。派出所也以他的名字组建了调解工作室。

  在工作中,亲和力是董平的王牌。每年他要调解800~1000起纠纷,当地电视台有档调解的节目,董平是上镜最多的“老娘舅”,并当选了第一届长兴最美警察。

  虽然在工作中,董平给别人家当“裁判”,可在自己家里,老父母还当孩子一样“管”着他。

  去北京领奖前,妈妈彭美珠特意给董平包了个红包,表示庆贺。

  “就像小时候,大人奖励小孩子的做法一样。”董平说这就是一种小幸福,“我都当外公了,还能有父母不时给你做个提醒、点拨,我要感恩。”

  董平说,父亲对自己和两个弟妹非常严格。当警察第一天,因为这个工作的特殊性,董小白告诫儿子,“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别人请你吃饭抽烟,一定要拒绝。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人家请吃喝,一定是有事求你,提前拒绝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老爷子说。

  ■一场聚会

  全家人常聚在一起

  听老爷子讲家训家规

  董小白和妻子退休前都是教师,桃李满天下。董平是家里的老大,小儿子董成从继承了父母的衣钵,是长兴县实验中学的校长,小女儿董斌则在一家企业做会计。

  每到周末,只要有时间,这个大家庭就会聚在一起,妈妈掌勺烧一桌好菜,兄妹三个则和爸爸聊聊工作,拉拉家常。

  “工作上的心得,遇到的问题,都和爸妈说说,他们其实很爱听。” 两个儿子一个做校长,一个做警察,工作都特殊,董小白会经常提醒他们,“交情交往需要有,但不要随便出去和人吃饭,吃吃喝喝没意思的。”

  在董小白家里,做父母的不只是动动嘴巴,他们做到了言传身教。

  说一件小事。前年,彭美珠过生日,董平张罗全家人给她做寿,那天结束后,他收到妈妈发来的一条短信:辛苦了,很感谢你这么用心。

  “本来这是做儿子应该的,我妈还这么客气,她真的很体谅人,对谁都是这份善意。”董平说。

  董成从的儿子董凌旭今年18岁,马上就要参加高考。前几天,老爷子专门把孙子叫到身边,把家训家规又讲了一遍。“一个人顺心的时候要低调,低迷的时候心气要高,不能萎靡不振。”老人对孙子说。

  ■一份档案

  记录全家人50年的成长

  让后辈了解家风

  在长兴画溪街道曹家桥村的董家老宅,门口挂着“省一居”的匾额。

  “省字去掉一横,就是小白两个字竖写在一起,说明这是我的房子;省是多音字,提醒家人要时刻反省,总结经验教训;最后一层意思就是要节省,不铺张浪费。”董小白解释说。

  省一居里有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面有个一人高的柜子,满满当当摆放了十多个大大的铁盒子,每个盒子上都标着证、影、资等字样。柜子一侧贴着一张纸:家庭档案。

  董小白和老伴把一家人的证件、荣誉证书、照片、通讯录以及文章等物件都搜集成册,分门别类保存起来。为了查询方便,董小白还制作了家庭档案的登记表。

  “你看这道平面几何的十五种证法,这是我小儿子读初三时,一次考试的数学题。”老爷子从写着“资”的盒子里,抽出了厚厚一沓草稿纸,“这道题非常难,很多学生都不会做。我就和儿子商量,一起找找这道题有多少解题思路。”

  当时演算的解题思路,被董小白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一个提醒,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多动脑筋,多思考。”

  除此之外,这份档案里还包括一本20万字的自传,是董小白在2014年花了8个月的时间,一笔一笔写下来的。他想用这种方式,记录一家人50年来生活、工作、成长的点点滴滴,让后世子孙能追寻记忆,了解家风,感受到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父母对他们的爱。

  ■一篇家训

  “诚善勤慎”这四个字

  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家是小知识分子家庭,对几个孩子从小的教育就遵循一条线:学习要扎实,工作要踏实,做人要诚实。要善良、孝顺、有爱心,讲诚实和诚信,这是根本;工作勤劳是生存的根本;谦虚、不骄傲、谨慎是安身立命之本。”

  董小白说,这形成了以后的四字家训:诚善勤慎。他希望,这些能一直传承下去。

  “这次去北京领奖,两个儿子都让我去,我其实也想去,毕竟难得的荣誉,但是,我想家风家训的传承和践行最终还是要靠下一辈,所以让他去,是种鞭策,能把这种精神代代传下去。”

  父母的苦心,董平最能理解。他说,自己做人做事,就是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在岗位上,做一天就一定要尽责,这是我常对自己说的。我尽职尽责是一天,懒懒散散也是一天,但父母对我这么多年的教育,让我没办法做到后者。”

  董平说,还有一点,做子女的要对父母“有交代”,“那就是本分做事和做人,不然你给他们山珍海味吃,他们也不开心。”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10户浙江人家当选

  衢州  胡金凤家庭

  丽水  李菊妹家庭

  舟山  武夏琴家庭

  宁波  陈淑芳家庭

  嘉兴  许伟平家庭

  台州  王雪娟家庭

  绍兴  刘建明家庭

  杭州  鲁立清家庭

  金华  周晓光家庭

  湖州  董小白家庭

标签: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爱国爱家;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责任编辑:周婷婷

好书榜

300x250

书闻

Copyright ©2006-2016 红旗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浙)字1号; 浙ICP备100328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