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支招:让科技促进电影提质升级
2017年05月01日 11:12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张雪娇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化、从常规银幕到动感银幕,电影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科技的创新与进步。近日在京举办的电影科技国际论坛上,多位电影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新驱动电影提质升级”主题展开研讨。新技术如何影响电影格局、如何让科技促进电影提质升级等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高新技术为电影增动力
电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着电影发展演进。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所长张伟表示,迄今为止,我国电影产业已实现了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整体转换,全面进入了数字电影时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电影视听领域催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
高图像分辨率、高帧率、激光等技术迅速地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区块链技术正在兴起,4G方兴未艾、5G网络指日可待。张伟说:“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显著提升了电影的视听质量和观影体验,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而且积极推动了电影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
在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看来,技术的进步为电影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它的立体感、纵深感以及对于特效技术的完善,给了电影创作更多的想象力。2016年博纳影业投资发行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世界第一部4K、3D、120帧电影,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影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就是完全沉浸式的观影感受。
科技与艺术须有机结合
目前,中国的银幕数量已经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放映市场,中国的电影院放映水准已经是世界领先,全世界的新技术、放映技术都在中国放映市场上展现。于冬表示,中国的电影院银幕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放映市场的技术进步,也倒逼中国电影迅速追上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工艺,对电影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于冬看来,“如果国产电影不在工业制作、剧场效果上达到世界水准的话,就等于把10多年来辛辛苦苦建立的庞大放映市场拱手让给好莱坞电影,而中国电影将面临巨大危机”。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张丕民表示,电影本身就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艺术与技术对电影来说如同鸟的双翼缺一不可,精湛的艺术品质加上精良的制作水平,才能使一部电影作品锦上添花。同时,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可以极大地改善观影条件,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加速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迅猛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我们可以买,但更应该借助这样一个好的发展机遇期迅速培养技术人才,不能让技术人才的断层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缺口。”于冬说。
对于于冬的观点,张伟表示赞同:“在4K、3D、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巨幕、特效等应用需求驱动下,电影生产数据越来越复杂庞大,而电影产业全球化、制作分工精细化的需求又使得我们对互联网带宽的依赖和要求运算成本降低成为必然,导致云计算技术必然在电影行业各个领域广泛地应用,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快培养和引进这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