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市场:在竞争中重构
2017年03月29日 14:00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王坤宁 李婧璇 张君成 郝天韵
春交会现场陈列的海报。本报见习记者 郝天韵/摄
900部电视节目集中推介、2016电视剧京榜发布、聚焦行业的主题论坛和专项论坛,以及开启中国影视版权建设规范化、法制化新纪元的北京影视著作权专家鉴定委员会揭牌……3月22日,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承办,北京怀柔国家影视产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协办,被誉为“中国影视风向标”的2017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以下简称“春交会”),在亮点频现中圆满落幕。
一场场头脑风暴,一个个节目推介以及一个个交易活动……在这个国内最为高效、最富活力、最有影响的电视节目交易平台,通过对近年来电视剧行业的新形势、新现象、新作品的探讨,共谋发展之路。
整体收视稳定 竞争两极分化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坦言,2016年的电视剧市场,从数据角度看,在政策、制作方以及播出平台三方力量的竞争和博弈下,呈现出集中与分化的新特点。他认为,目前央视收视份额分流了省级卫视的电视剧竞争优势,省级卫视两极分化逐步彰显,一线卫视收视份额上升,二线、三线卫视在电视剧方面竞争力有下降趋势。同时地面频道对电视剧市场把控能力也在变弱。“总体来讲份额是稳定的,但是电视剧采购和播出方面竞争力在下降。”在郑维东看来,当前,整体的电视剧制作量压缩了新剧产量,新剧发行更多地走向了央视和省级卫视,央视和省级卫视2016年拿到40%的新剧首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
从题材看,近两年,军事斗争题材排行第一,第二位是反特谍战,第三位是近代传奇,第四位是生活都市类,第五位是社会伦理,第六位是言情。郑维东认为,无论制作还是播出,电视剧进入越来越充分竞争的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强势一极逐步垄断市场,垄断过程中使得电视剧资源效益得到进一步释放。”郑维东认为,电视剧市场从制作、播出、收视之间对比关系来看,趋向于更加稳定摊薄的市场格局。“这种情况下,电视剧资源效率得到进一步发挥。如果电视剧制作公司、频道进一步增加电视剧投入,意味着产出下降,带来风险提升,电视剧制播之间新的供需矛盾和结构再平衡问题。”
百思传媒总裁岳云飞则认为,整个电视剧产业正回归到一个好的发展态势上。“中国电视剧的价值正在凸显。”在岳云飞看来,互联网平台、卫视平台等整个市场对电视剧的内容需求量很大,拉动了产业里面投资、制作的热情,已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