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I体系将成互联网版权基础设施
2017年03月03日 14:35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邹韧
区块链技术让DCI体系更完善
自2016年以来,区块链技术成为热议的创新技术,在版权交易与保护领域也引起了巨大的关注。那么DCI体系与区块链技术是什么关系?又如何融合创新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蔡维德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有了DCI体系,可以把很多版权拿出来做交易,版权保护登记和费用结算也可以进行利益分享,这打开了非常大的市场。但DCI体系更好地实现功能价值还需要有区块链作为技术支撑的助力。
众所周知,目前内容版权保护最大的痛点就是:确权难、收益难、维权难。作为研究区块链的专家,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佳进一步解释说,区块链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全面的、时刻更新的会计账本,它记录了谁持有资产或谁将资产转移给谁。但这个账本是可共享的、可信任的、每个人都可以检查的公开账本,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用户能够控制它,整个区块链系统的参与者一起来不断更新。因此,区块链的核心价值是创造了一个“信任机制”,能够安全地存储交易或者其他数据,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是一个能够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化程序,即一个预先编好的程序代码,当程序设定的条件满足时,随即触发系统自动执行相应的合约条款,从而完成交易和资产的转移。区块链的上述属性和DCI体系的信用输出的内核是完全一致的,DCI恰恰是对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不可抵赖的客观记录的法律背书,被区块链实时更新的记账记录,也同时被DCI赋予特定的法律意义,因此集成了区块链技术支撑的DCI体系将更加完美地构建起互联网版权的基础设施。
罗佳以去年年底刚刚上线的微电影微视频区块链版权交易服务平台1.0版为例,据她介绍,该平台就是利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CI体系实现了三个主要功能:版权确权——版权内容是谁的,记账——把这些信息存储在全网的区块链节点上,分账——根据智能合约自动分账。也就是说,版权所有人可以自行决定作品价格和分销奖励,消费者通过付费点击收看,平台依据智能合约自动将费用结算给版权所有人;所有作品上传、点播、转发、支付等过程都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由区块链对全过程进行存储记录,保证行为一旦发生则不可修改,不可抵赖,并且可追溯;平台采用实名认证,对用户上传的内容进行DCI机制的预先审核,有助于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因此,可以说集成了区块链技术的DCI体系,作为互联网版权基础设施的生命力将更加持久,因其在产业中的全面应用,会让相关各方都能从这一基础设施中各取所需,从而支撑起互联网信息内容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