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健:理解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这五句话很关键
2017年03月02日 15:05 中国农业新闻网 唐仁健
下面我要讲的第二大板块就是关于改革。
改革部分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激活市场,刚才我以收入制度改革为例已经做了一些分析,这里就不多讲了。第二个是激活要素,就是要优化现有资源要素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唤醒农村和城市的资源,推进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产权制度改革目前重点是经营性资产,因为农村有自愿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或者叫资源性资产,以土地、林业、林改为推进,所以它不是重点。重点是经营性资产长期经营,现在跟农民利益关系比较直接的资产,下一步要进行合资、成员量化、资产核定,大概用5年的时间把它完成。
大家要关注,也有相当多的资源性资产和我们经营资产里面,现在只关注的是账面的资产比较多,就是资金的层面比较多,有的已经是资产,也是资金,这个关注现在相对还比较多,就是这两块。资源性的资产,比如说六盘水好多丰富的资源,它既不在耕地里面,也不在林地里面,另外有些是账面的资产,下面要把这些在试点县的安排上,试点内容上也要进行适当的供给,这个是三变的核心。三变我说万变不离其宗,什么宗?
打造股份农业,因为这个在广西贺州已经开完了,贺州的宣传部长也是一个作家,他写了一本书叫《股份农民》,拍的电视剧已经杀青了,据说中央台还非常感兴趣,我当时就感觉到在新形势下,在刚才讲的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三个激活的要求下,打造股份农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他们怎么补?我觉得是五个推进,我说首先是无物不补,无事不补,无奇不补,非物质文化的,因为六盘水有一些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也包括刚才我讲的无资不补,这个资金要没问题,但是还要有一些闲置的物质性的资产,最后是无人不补,每个人基本上农民都是股东,或者参与一个、或者参与两个领域。所以六盘水很偏,以前那些闲置、沉睡的资源根本没有什么价值,但是通过三变,农民非常开心。
我印象我有一篇文章,我一看这个背景我就想起是他们搞的一个旅游的产品,也是用股份的形式用山间的地权,因为他们还投了一部分钱,另外跟扶贫结合又留了一些铺面。当时我在那儿调研的时候,背后一个景我就知道,所以我说无物不补、无资不五、无事不补、无奇不补,一会儿讲亮点我还会讲到,就是农村的各种创业、创新主体。
最后还有几分钟,第三个问题关于文件的有关内容,这次关于一号文件到底有哪些新的举措,或者主要的亮点,我点一点。三个方面,一个我说实在的,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注意和注重,确实我们搞基层工作和地方工作的同志都知道,任何工作、任何政策如果没有平台和抓手很容易落空,很容易都讲了但是看不到人,所以今年一号文件特别注意这三方面。有哪些?概括起来就是三区、三园加一体,三区就是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的保护区,重要农产品是粮食之外的棉花、油料、橡胶等,以及各地都有一些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功能区、保护区、优势区,这个优势区主要是涵盖那些各地那些土特产、小品种,如何做成大产业,把各地的土特产、小品种做成大品种。前两区,功能区和保护区农业部和发改委已经有一个东西的,已经有一些考量了,下一步优势区,这是新提出来的,现在也正在谋划,但是根据领导同志的意思,优势区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大,标准要高,现在正在谋划。“三园”是农业的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科技园科技部牵头已经搞了,最大的代表是西安陕西的杨林,现在江苏也在谋划,今后中央专门要研究科技园的深化和提升水平的问题。第二个产业园,产业园是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现在也开始在谋划的,这个产业园建设的档次比较高,这个高不是不接地气的高,而是前提要带动农民、带动产业发展这个前提下的高,不能简单挂个牌给点钱,一弄几百个,不是这个概念,具体的我今天说不出来,这个谋划在谋划,但是还没有细化,这个农业部正在考虑,现在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考虑。一体是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田园综合体,这个田园综合体大家注意两大定义,第一大定义是关于主体的定义,它强调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主要不是别的,但是主要也不是说完全就合适,农民能够充分参与和受益的,大家注意这两句话,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农民能够充分参与和受益的,把农民请出去,简单一种地、一打通,认为就满足了,农民就可以了,这还不够。农民能充分参与和受益这是一大定语,关于主体。
第二个在产业内容上也是三句话,循环农业是打头,第二是创意农业,第三是农事企业,集这三个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这个定语很长,意思不是现在个别地方打造的跟农民利益关系不密切的那些,但主要是和这个城市相连接上。消费对象当然是城市,这毫无疑问。而是参与建设和受益主体,我们这个强调的是这一点。我也坦率讲,咱们王省长在江苏开会的时候,初稿出来的时候请他们提意见,当时提出来企业如果都是好的可以,毕竟要倡导、要推行,我们就做了一些详细的分析,当时基本意思也都知道,他讲了之后让我们感到这个确实要进一步强调,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在资源要素的配置方面,这次提出了要大农业的集约化生产,这次力度更大一点,因为以后还要专门研究系统的节水政策体系,这次特别强调了要盘活和利用闲置农房和田地,这两处大家到文件里去找,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说了,有两处跟发展新业态、新产业相关的,要盘活和利用现有的宅基地,节约出来的宅基地,可以通过政府联营,现有农民的农房及其下面的宅基地,可以采取租赁出收租、合作的体系,入股、联营主要是整理出来的宅基地,现有的房屋出租、合作,大家可以去文件中去查。
第三个方面,也是最后一个方面,是这次中央一号文件见物也见人,刚才讲的两个方面更多是物的方面,这次特别注意农业的主体培育和农村的人才保障,这方面应该说提了不少,包括各种经营主体,新农人、新乡贤、三乡人才等等,有很多这样一些规定。其中尤其在合作方面,浙江从2006年坚持到现在,一直在探索创新,今年他们在所有11个市都已经推开,今年的省农合联也已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大家可以考察,我觉得它最本质的是两个东西,今后下一步再加一个东西,第一是把三位一体进行综合合作,现在我们很多合作都是要么走这个方面,要么走那个方面,没有悬念,浙江是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
第二是组织从省到市、到县,各级的农合联,以前我们讲合作社是针对农户讲的,要让合作社办不起、办不了,现在他们组成农合联,是让单一的合作社办不好、办不了,让农合联去搞,它具体的合作的层级高。
第三今后在合作的深度上,要通过产权的连接,让农民深度地入股,让他们今后参与这种三位一体合作的收益,随着资产联合、资产组合、产权连接方面要深入深化,当前讲的更多的是横向和纵向的升级,但是内核要深化。特别有一条,跟大家说一下,说抽象的意思不大,一个什么事呢?就是我当初的一个体会,广西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规划公司发起的,两年一期,第一年是清洁生产,需要清洁。第二是净化工业用水,这个是生态。第三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了宜居,最后是幸福,所以是八年,两年大提一个阶段,其实不管这个内容怎么引进,我当时就感觉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人才和主体,你比如说在我们那儿当时开第二年全国农业现场会,后来两年一开现场会。第二次选择桂林工程,当时在推进现场会的时候,光靠城市的研究院、规划院、设计院来搞乡村的规划、建筑、环境的设计,基本还是搞不好,表面上好像搞出来以后,也比以前的好了,但是把乡村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怎么有机地包容进来、体现进来,这就是缺乏专门的产业、专业的产业,都是用城市的理念、方式和模式来搞城市的微缩版,来搞城市的微缩景观,当时我们跟相关的副厅长也商量了,当时管教育的副主席就讲能不能在广西的大专院校先搞乡村规划、乡土建筑这样各课程和专业,培养专门人才。这次在中央一号文件里面就进一步提出,要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建设规划、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公交,这个国务院已经发文了,分到教育部具体做事,只有把这样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才能把地域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那些乡愁的本身的内涵根才能跟我们现在抓的乡村建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