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健:理解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这五句话很关键
2017年03月02日 15:05 中国农业新闻网 唐仁健
我想说的第二层意思,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定这个主题?农业改革这个主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系统地谋划、进行顶层设计。因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话已经出现两年了,前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首先落在改革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的中心是改革,返过去第一个定语是结构性,结构性是西方的一个用语,不是指泛滥的一般性改革,往往指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的改革,往往把它视为结构性的改革。政府的职能转变,怎么放活市场、放活管制,这样一些内容往往把它视为结构性改革。往下又加了一个供给侧,供给侧以前提得相对少,这个有些专家考证了,几年前日本的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提出这个概念,经济学永远追求的是供求关系,这个不用解释。加上农业好像似乎也不用解释,但是我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单独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你们去查一查,除了宏观经济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讲到三农那一段的时候,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经济改革,大家可能想到宏观经济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单独给农业提?其他行业没有提?当然也没有解释,我个人理解和认为,第一,农业是农民经济的基础,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稳全局就稳,这是由农业的重要地位决定的。第二当前农业遇到的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我个人认为比别的很多领域要突出,尽管工业领域也存在,但是农业遇到的供给侧结构性的矛盾,其广度和深度比别的领域要来得广一些。第三一定程度上也是全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不能成功?路子怎么样?还需要我们三农来探索和创新、积累经验。
还需要我们三农来探索和创新、积累经验。所以我觉得基于这么一些考虑,单独对农业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他行业没有单独提。既然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系统地进行顶层设计,就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虽然前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内容里面也都提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和字样,但是那是第一年,从后头我们大量调查和基层干部接触当中感到,大家普遍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认识上要理解,从内涵和要义上怎么去把握,更是从工作上怎么去推进,确实需要重新地谋划、重新地部署,进行系统地研究。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意思,为什么中央连续14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今年为什么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号文件的内容。
第二,我想就文件本身给大家作一点解读,大概从这么几层来讲。
第一层,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刚才讲的时候讲得比较多一点,比较深沉一点,但是如果简化起来说,无非就是农业结构调整+改革,如果再简化,就是一个调、一个改。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首先要把握它的总体思路,这个总体思路就是三个“以”。第一个以,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这两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以前曾经讲过。以前讲保障有效供给更多强调是总量的平衡,大宗农产品粮食不能不够,现在讲保障有效供给,是有效供给,是针对无效供给、低端供给来讲的,主要强调的是质,不是量,质量一样,内涵不同。第二,增加农民收入以前往往是放在保障有效供给之后,那时候讲农业两大任务,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第二个是农民的收入,一般都这么讲,这次把它放在了保障有效供给的前头,顺序不一样了。这表明这两大任务都很重要,虽然中间一个逗号,但是它不是平面的,是一种偏正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最后目的是什么?对城市而言是为了让人们吃到放心、多样、个性的农产品,但是到了农民那儿是什么?就是要增加他们的收入,如果不增加他们的收入,不能实现满足有效供给、让农民增收这个双重的目标,也不能算成功。所以有了这样一个内涵的变化。
第二个“以”,要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这是主要目标,大目标。主攻方向、突破口是什么?就是要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这里有些东西就不细说了,无非是讲除了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之外,我们现在还多出了两个需求,一个就是要满足群众对农业观光休闲,我们说叫体验性、服务性的需求,那是产品性、物质性的需求,这个是体验性、服务性需求。此外,还要满足群众对绿水青山的生态化、绿色化需求。
第三个“以”,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目标、主攻方向一致,路子怎么走?就是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这个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个激活”,第一个是激活市场,第二个是激活要素,第三是激活主体。实现这三个激活,达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的目的。比如说激活市场,首站就在黑黑龙江,去年推出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上个礼拜我们去几个部门同时调研,主要就是调研这件事之后发生的各种变化。多年来在东北生产的玉米被喻为金豆子,一斤卖1.12元,现在农机服务又跟得上,一斤1.12元就到手了,持续了好几年。但是从2008、2009年以后,情况发生变化。主要是价格太高,加工企业销售不起,所以很多企业都停了,亏得一塌糊涂。就在那存放,最后扛不下去了。所以去年坚定地推出这项改革,现在玉米的价格在哈尔滨那一带,也就是在第四、第五极温带以南的地区,由于质量不错,产量较高,现在价格还不错,湿粮大概在0.52、0.53元,最近也没有什么变化,变成干粮大概是7毛钱。但是多数地区不是7毛,现在最低的已经变成1块钱三斤,就是3毛多,跌了多少?这样一算就不难算出,如果以6毛多为标准,国家也考虑不能让农民损失这么大,另外也给了收入的直接补贴,390个亿。这样就是以3毛钱的差价跟1.12元比,黑黑龙江的玉米是1.1亿亩,产量大概是1亿多,3毛多一乘,你就乘得出来,大概损失350个亿,农民减收。去年是跌价,今年我们去调研,原来租地高的600多,低的400多,普遍降了差不多一半,一亩地二三百块钱地降,这样一降了以后,今年农民一个是租金的损失,这个实际上是没算。但是反过来说,我们这次下去调研接触的农民、干部表现出的精气神真的不一样,农民说我们也知道,反正赚一年是一年,卖不出去没人要,早晚的事,越挺到最后摔得越惨,农民也有思想准备。第二有补贴,一亩153块,一般程度上弥补了他们的损失,基本概念就是种地的散户现在也还没有遇到亏本程度,大部分种地多的是有损失,但是今年他们把租金一压低,原来以为要缩小面积,其实很多都不是,租金只要一压下来,可以弥补损失。第二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加工企业,比如说畜牧业,要搞深加工业,现在国内可以这么讲,前十位的有名的企业全都到那个地方布局了,因为玉米加工,今年估计要新增200万吨,保守的说。结合畜牧,就说生猪,包括南方水网地区,今年一号文件就讲了,要调整水网南方生猪的布局,要向玉米生产区进行集中。黑龙江现在是1800多万吨,“十三五”时期初步规划,准备搞到5000万吨,还有肉牛、奶牛、禽蛋等等。第二,菜,他们准备搞500万亩的大棚,所以那天我讲,你把土地的文章做足了,东北第一是做出口的文章,第二是做进口的文章,有机、无公害,第三是做动植的文章,这三篇文章做下来,中国农业的生产力布局,我感到有一个重大的深刻变化。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一改南粮北运的格局,现在早已经是北粮南运的格局了,从东北这次粮改之后,估计“十三五”时期,还会出现以前的南菜北运、南猪北运,改为北菜南运、北猪南运。从这个变化来看,中国的农业生产布局有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东北的黑土地、大粮仓可能就是大菜篮子、大宗货了,这一点是我们调研这次感到非常深刻的对全国有全局意义的改革。我就举这么一个例子,激活市场。
关于文件的解读第二个意思,我想再给大家讲一讲,就是关于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六个部分33条,六千多字,这个框架、逻辑是什么?包括主要举措,我给大家梳理一下。
第一大板块关于调的内容,我们进一步概括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推进三大调整,就是要调优、调顺,调优自然强调的是个优质,适应市场趋势的变化,强调大宗产品四个字,优质专用,叫优。但是它前提就是专用。其他产品叫特色优势,也是一个优,这里面当然包括种养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包括刚才讲的南北的变化,其次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等。第二调好什么?调好生产方式,突出一个“率”字,就是按照绿色生产方式,包括大家很关注的化肥农药的零增长率行动,现在的零增长,今后还有一个负增长,还有一个减量化。包括里面第二句顺带带了一句话,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我们当下看着是一个很大的措施,但是社会和舆论的反响不一样,现在也有一些初步的考虑,具体的方案还没推出来,首先一些鲜果产品里面推出来,包括苹果、柑橘,先推出100、200个试点县,但是具体方案还没有出来。第三个调是调顺,调顺什么?调顺产业体系,产前、产中、产后,调顺产业体系,这里要突出一个新字,就是要给新产业、新业态,什么样的新产业、新业态成长好?在农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返乡创业、食品工业,这几个东西我一直就讲是我刚才说的外部的经济增速慢了,我们工资增长慢了,这个领域因为外部的经济发展环境、趋势,我们调控、我们控制了,这是体外的损失,刚才我说那五大方面,就是把体外的损失体制内来补,我们安排专项资金,我们搞创投服务中心,我们给税收减免优惠,580万的返乡创业,第二个文件里面对下乡的问题有一个很具体的明确和规范,这是三乡,第一是返乡创业,这个主要指的就是农民工。第二是回乡,回乡主要是指大学生、中专生、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读完书以后回乡。第三个是下乡,这是各路人士、各路人才,现在我们讲的各种新乡贤,当然包括海归等等下乡,他们来创业,你看现在农村的投资,尤其是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这个增长了不得。投资都是以50%、60%一年一年这么增长,这个农村电商2016年已经达到了320亿全国,2015年才多少?150亿。这个增长很快,在现在经济这么低迷、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新产业、新业态的投资,特别是刚才我提到的那些行业,它突出一个“新”字,新产业、新业态。这是调这个板块里面的第一个方面,三调。
调这个板块里面的第二个方面,强化两大支撑,一个就是科技支撑,一个是基础支撑,科技是引领,基础是短版。因为时间关系,我不细讲这两大块业务。文件这个部分前三个是调,第一部分是优化,优化产品结构改革,着力推进农业基础提质增效。第二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就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第四个部分就是科技引领,第五个部分基础短版,夯实发展基础,最后一个部分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