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为孔孟之乡增光添彩
——写在山东省济宁国家高新区成功创建“省级版权保护示范园区”之际
2017年01月05日 11:32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樊存常
坐落在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国家高新区,创建于1992年5月,下辖5个街道,人口25万,面积255平方公里。是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高新区,省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山东省科技金融试点高新区。
近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区内版权产业发展让人眼前一亮。通过成功创建版权保护示范园区,高新区更加有效地保护区内企业创新发展,更大力度地鼓励企业不断创新,促进全区版权经济、社会文化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及影响力。
版权保护成企业腾飞助推器
为加强版权保护,促进创新发展,山东省济宁国家高新区顺应创新发展大势,将重视版权保护视为高新区再次腾飞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根据山东省版权局《关于开展创建版权保护示范单位、园区(基地)的通知》要求,济宁市在全市开展了创建版权保护示范单位、园区(基地)活动。济宁高新区领导高度重视创建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工作,成立了以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组建高新区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创建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到青岛、即墨进行了版权保护及创建版权示范城市的经验学习,积极探索创新版权工作方式方法,建立版权工作长效机制;制定了《高新区创建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工作实施方案》《高新区版权保护管理办法》《济宁高新区使用正版软件管理规定》《济宁高新区版权保护知识培训计划》等相关文件。自开展创建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工作以来,管委会将创建“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将版权保护相关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此外,山东省济宁高新区还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版权,充分发挥版权行业协会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版权市场化中的作用。采取“园区+企业+社会组织”的模式,加强版权市场管理。目前,已提供版权咨询1000余人次,受理各类版权登记数量2700余件,登记总量位于全省前三名,有效保护区内企业创新发展。带领版权服务公司人员到山推工程机械、如意集团等企业及创意大厦内文化创意企业等100余家,召开了5次版权保护和登记工作座谈会,提高了企业版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同时还设立奖补资金,对区内企业年作品登记量在200件以上的企业,给予5000元到3万元的奖励,提高企业版权登记积极性,激励企业不断创新;每年对企业登记的优秀作品(含计算机软件登记作品)进行评选,对版权登记、版权保护工作好的企业获得省级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的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市级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的企业给予5000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