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标题党” 回归真实中
2016年12月06日 18:17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付尹
好的新闻标题,重要的标准就是真实,是真实事实的反映,是事件本质的反映,是事物规律的反映。从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从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陈锦添的《东方风来满眼春》等新闻名篇佳作的标题,哪一个不是真实事实的写照?从普利策新闻奖到中国新闻奖,那些获奖新闻的标题,又有哪一个有“标题党”之嫌?
新颖灵巧但不失真实
好的新闻标题,在真实的前提下,可以有个性,可以新颖灵巧,可以别有洞天,但绝不能违背新闻事实本质,为标题而标题,为炒作而炒作,生拉硬扯,无中生有,断章取义,误导受众。没有事实支撑,再抢眼的标题也只能是虚假新闻的代名词,职业道德受到谴责不说,得到的也只能是贻笑大方。如果都来效仿,长此以往,新闻的公信力每况愈下,新闻将不成其为新闻,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就会毁在“标题党”手中。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与媒体的作风和文风好了起来,但少数媒体和记者的文风却没有什么改变,特别是个别新媒体,为扩大粉丝队伍,为追求点击量,变着法子在“标题党”上大做文章,社会负面影响很大。网络时代是浅阅读时代,受众看重标题,希望从标题中捕捉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希望从标题中感受到时代的精神,希望从标题中得到一种审美享受。因此,媒体更应该坚守职业道德,遵循新闻规律,制作出真实、有个性、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社会理性认识的好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