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标题党” 回归真实中
2016年12月06日 18:17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付尹
一家地方新闻网站曾在主页显著位置发表了这样一则消息:《我市“网络问政”得到全国网民认可》。细读这则消息后,却发现内容与标题出入很大,明明是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推出的“网民留言办理十大案例”评选活动,一个案例只是“网络问政”的一个内容并非全部,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至于“得到全国网民的认可”,说的是投票数达到3136票,排名第二,这能是得到全国网民认可吗?
“标题党”害人不浅
有一家中国网民喜爱的资讯网站,做新闻做得相当漂亮,但“标题党”的痕迹过浓,不能不说留下了一些遗憾。以今年11月20日该网站的主页为例,视频头条新闻标题是:《新加坡急了!歪曲中马合建港口》。打开视频,标题变成了《中国看走眼,新加坡插手南海》,内容却是新加坡媒体报道中国在马六甲建海港,将取代新加坡成为该地区最大港口,指出有军事意图。看标题还以为是新加坡政府怎么了,结果内容是媒体的分析。同样是这一天的主页视频新闻标题:《奥巴马报复中方》,打开视频,内容标题却是《克里两会宋楚瑜,意在阻止台湾倒向大陆》,内容是评论员针对克、宋二人的见面进行解读分析,前一标题非新闻事实本身,奥巴马被主角了,主题也被歪曲了。
综观媒体,这样的标题屡见不鲜。明明是一个事件的局部或细节,而非事实的本身,却被做成标题人为放大;明明很普通的发现,却要整一个“惊现”出来;明明同样的事物到处都有,不加调查,不加纵横对比,非得安上这第一、那第一,甚至是国家级、世界级;至于杀人放火之事,做的标题则更是花里胡哨,就是要“语不惊人誓不休”。这样做,目的很简单,只想吸引受众。可是,点击率高了,读者多了,却误导了读者,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也丢失了。
好标题反映事件本质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同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透出的光芒就要给人真实的力量,就要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了61个阶级兄弟》等,这些朴实无华、雄壮有力的标题至今仍然让人过目成诵。就拿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来讲,无一标题是夸大其词、无中生有、哗众取宠的。《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等,标题看上去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事实的本质,显示出新闻的价值和强烈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