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业不再孤独》书摘
2017年03月09日 10:00 红旗出版社 卢艳峰 主编
导师篇
从方寸到寰宇,从瞬间到永恒,每一个创业先锋的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仅仅从他的故事中挑选出几个瞬间,就能向我们展示其整个人生。
要想成为大师,你必须拥有创造力的天赋,能以别人做梦都想不到的方式把逻辑组织起来。然后,你必须将一种对社会和人性的鲜活洞察所驱动的视觉印象注入到你的事业中,辅之以对自己事业的深入了解。此外,你还必须爱心满满。
第一章导师笔记
长幼不只是生命的次序,有时候还是生命的深度和宽度。说到底成长是需要机遇的,成长的进度只靠光阴有时候反而难以弥补。兼听则明,创业路上需要一些经验之谈。
王杰:不忘初心,方谱政商“长情”佳话
【导师名片】
王杰,杭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浙江省工商联系统先进个人;从事统战和经济工作10多年,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乐为民营经济发展、新生代创业摇旗呐喊。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疑惑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迷茫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拥有一切,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由此升入天堂,人们由此坠入地狱。”这似乎正是对当前中国企业家生存状态的最好诠释。中国市场秩序的变革与确立,必然充斥着对抗与妥协。在当下,最重要的是不断寻找平衡点。
在浙江,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力量,当然,这绕不开政商关系。
“我们有像鲁冠球、宗庆后、徐冠巨这样一直做实体的企业家,我们也有像马云、丁磊这样有激情、有思想,有现代创业技巧和方法的新平台、新群体大佬。在新常态下,新型政商关系,一是要亲和清,和政府、和官员要有交情但不要有交易;二是要保护保重保持好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杭州市工商联秘书长王杰为众多企业家、创业者这样解读独特的杭州政商关系图谱。
政商“长情”绘就杭州民营经济辉煌篇章
10 年前的中国,民营经济基本是没有地位和话语权可言的,国企与外企才是撑起城市经济的顶梁柱。但是今天,情况好像反了过来,外企开始大规模产业转移,国企则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相比之下,民企却表现出极强的抗击打能力、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早已不是10 年前的“吴下阿蒙”了。
这种情景在杭州尤为突出,不得不说,此来源于三十余年政商关系的“传承”积淀。
杭州一直坚持依靠民营企业唱戏,企业相信政府,政府像“店小二”一样服务企业。就像王杰说的,一直以来,杭州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为了民营企业,为了民营企业的一切,为了一切的民营企业。
王杰认为,杭州提出从民营经济的大市向民营经济的强市转变,首先是得益于杭州老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精神与品质,其次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倡导形成的“尊重企业家,热爱企业家,关心企业家,鼓励企业家”氛围。
“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双板状态”都真实而生动地刻画出杭商创业的艰辛历程。
曾经一杯酒十万订单、一杯酒十万贷款的艰难草根岁月磨练出的是草根的智慧,成就的是创业的辉煌。
在王杰看来,许多企业由小变大,迸发出了极为耀眼的光芒。他举了钱江弹簧的例子,从小孩鞋上会叫的弹簧,到表演艺术的弹簧,再到为三大汽车公司供货的弹簧,这家仅凭着800块钱和一辆三轮车起家的小公司,书写出由小到大的美。如今“小弹簧奏出了大乐章”,走向了世界。
同时,杭州企业家看重人品甚于一切。
他们做到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把做人和做事统一起来,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奉为至理名言。
对于王杰来说,政商关系中,政府要承担的角色需要进一步被明确:
“如果政府权力部门将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等清清楚楚列出来,对于企业
来说,用不着到处去找人帮忙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全部按照规则
来做事,企业不会这么累。”
政府“倾听、回应”,落脚民营经济话语权
从最初解决最后一公里,到解决最后一厘米是杭州的政府部门对企业呼声的热切回应,更是政府官员不忘初心的生动诠释。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民营企业享有更多话语权,也是杭州民企活力迸发的一大关键。
王杰认为,在工作中要尊重企业家,让他们能够充分发表意见,充分反映诉求。无论说真话、说心里话,甚至说过头的话、说气话,都要让人说。要听听他们现在到底情况怎么样,听听他们到底有什么真实的想法,听听他们到底希望政府、领导、同行做点什么,说点什么,一句话就是要听人说话。
但是让人说、听人说仅仅是个过程,其目的是什么?
“我们的目的是要帮人说话。我们做了调研,我们联系了企业,或者你到我这里来反映,或者我到你这里去做调研,这是个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帮人说话。”王杰提出。
的确,“帮人说”正是杭州政府部门“店小二”服务意识的生动体现。
如何帮人说?“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帮助把一些倾向性的东西总结成共性的东西,这样可以引起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对于王杰来说,这是他长期思考的结果,更是他“为企业服务”初心的诠释:“我们为企业家服务,听你说了,也让你说了;我们还想帮你说。但是最后落脚在哪里?落在我们自己,要能够说得上话。”
王杰认为政府部门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要说企业家爱听的话,要说企业家内行的话,要说心里话。“老板们其实很聪明,如果你是真心尊重他,他也一定会真心支持你。”
在杭州,政府用“店小二”思维构建起的政商关系,让这里成为了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家心目中的“乐土”。
“三保”把脉政商关系,构建常青佳话
王杰为企业家度量政商关系把脉,提出保护自己、保重自己、保持自己的“三保”说法。
一是企业家要保护自己,不靠潜规则。在王杰看来,摒弃封建社会红顶商人的政商关系,摒弃西方财团、利益集团和政绩,远离黑金政治,摒弃吃吃喝喝拉拉扯扯、酒肉朋友的关系,就是保护自己。
“国家是依法行政,你们是依法治企,该维护自己权益的要维护,可以通过媒体,也可以通过我们工商联,通过我们乐创会,我们也可以通过政协、人大、市委市政府反映,所以第一是你们要保护自己。”这是王杰为企业家和创业者提出的实实在在的建议。
二是企业家要保重自己。这个社会压力是很大的,节奏快、成本高、关系杂,很多东西是由不得你自己的。“我那天开玩笑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爱情的小船说沉就沉,但是做事业的‘贼船’你上去了以后是下不来的,所以要保重自己,留点时间陪陪爸爸妈妈、陪陪孩子,读一点书。”王杰此番话更像是长辈的叮咛,触动了企业家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三是要保持自己。王杰始终坚信:创业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要被这个社会磨得没有个性、棱角、思想,你始终要保持你创业的激情和心态,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和品质,叫天生我材必有用。”
也许,正是如此原因,让马云多次表态没有杭州就没有阿里巴巴;让徐冠巨评价杭州是孕育企业家的沃土;也让浙商的远见、耐力与冒险精神声名远扬,更提振众多民营企业家和创业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