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马云,你怎么看?
最近,“马云内部讲话系列”出了新书《马云:未来已来》,经阿里巴巴授权,马云本人确认,汇集了近3年马云的内部讲话。
素有外星人称号的马云,常有异想天开的言论。在新书里,马云又放大招了!他做了以下预言:未来30年,世界的能源不再是石油,而是数据;性别平等将在2030年实现;揭开长寿奥秘后,法律将规定人类不得活过200岁……读完真让人怀疑,马云是不是从未来穿越来的。书中还透露,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马云,在接下来的10年里,将会像2500年前的孔子周游列国那样,游说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
现在,让我们摘编《马云:未来已来》中与未来相关的章节,读一下马云的“先见之明”,也许会让你的未来发生不可思议的改变。
北京机场T1
相关阅读
马云:
未来30年
世界变化超出想象
4月23日,2017(第十届)中国绿公司年会全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绿公司年会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于2008年创立,采取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办的形式,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召开,今年年会的主题为“分化与进化:寻找经济新动能”。
马云在会上说,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的50年,前20年一定是技术公司的事情,后面30年则是技术的应用。未来30年一家企业如果不跟互联网挂钩,不利用互联网去发展自己的业务,前景将非常不乐观。
马云认为,新实体经济将会诞生起来。未来30年会有很多新型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把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和实体经济互相支撑。所以新金融也好,新技术也好,大数据也好,首先要打造一个真正的扎实靠得住的信用体系。只有建立这个信用体系,所谓的P2P才可能出现,才会诞生大批的新实体经济。未来30年一个巨大的变革是就业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一定会有大型的转移。过去我们要技术,未来则要聚焦文化。有一点可以肯定,10年、20年以后,人类一天工作不到4个小时,休息时间会变得很多,原来我们一辈子只能去30个地方,今后可能去300个地方,甚至3000个地方,世界将变得非常流动。 《郑州晚报》
北京机场 T3
在未来,互联网就像电没有边界
最近一直有人问我,互联网公司有边界吗?阿里巴巴似乎无处不在,腾讯似乎无处不在,facebook也一样,你们这些互联网公司有没有边界?我的回答是,互联网没有边界,就像电没有边界一样。100多年以前,你不会说这个行业可以用电,那个行业不能用电,电是没有应用边界的。互联网是一种平台,一种技术;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未来。
真正冲击传统行业、冲击就业的是我们昨天的思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无知,对未来的恐惧。所以,我并不觉得今天我们每个人要担心什么,我真正担心的是我们对昨天的依赖。世界的变化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未来30年是人类社会天翻地覆的30年。
北京机场 T3-2
在未来,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
从明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子商务这种说法,因为电子商务只是一艘摆渡船,它的内涵是把河岸这一头的货物、信息输送到那一头。
今天,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新的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了,纯电商时代很快就会结束。未来10年、20年,将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法,只有“新零售”这一说法,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诞生一种新的零售模式。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物流公司的本质不再是谁比谁做得更快,而是让物流管理得更好,让企业库存降到零。这才是物流的本质。
北京中关村新华书店
在未来,五个“新”将影响中国
未来我们要提倡“五个新”,“五个新”的发展将会深刻地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未来的所有人。
第一个“新”就是“新零售”。现代都市里,很多传统零售企业之所以受到了电商或者互联网的巨大冲击,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未来的技术,没有看到未来,而只看到昨天。
第二个“新”是“新制造”。零售革命以后的第二个巨大革命就是IOT(物联网)的革命,也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智慧机器的诞生。未来的机器用的不是电,用的是数据。新制造的诞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讲究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行业的冲击,将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第三个“新”是“新金融”。过去200年是“二八理论”,即只要支持20%的大企业,就能拉动80%的中小企业发展。未来新金融必须是“八二理论”,即支持80%的中小企业、个性化企业,支持年轻人和消费者。
第四个“新”是“新技术”。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也许原来的PC芯片将会变为移动芯片,操作系统也是移动的;原来的机器制造将会变成人工智能。未来层出不穷的基于互联网、基于大数据的新技术,将为人类创造无尽的想象空间。
第五个“新”是“新能源”。过去人类的发展是基于石油和煤,未来人类的发展将基于新能源,数据将位于所有新能源之首。按照王坚博士的阐述,数据是人类第一次自己创造出来的能源和资源。
杭州D1
在未来,数据将成最大生产资料
计算能力在未来将会成为一种生产力,而数据将会成为最大的生产资料,会成为像水、电、石油一样的公共资源。
我相信有一点是肯定的,有了计算能力,有了数据以后,人类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将会从“向外看”发展到“向内看”。什么是“向外看”?人类的知识、眼界已经扩展到其他星球,火星、金星都在我们的探索领域中。但是,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是非常疏浅的,而数据将会使我们对自身有空前的认知和了解,这就是“向内看”。
这是一种认知和思考能力从技术层面的释放。人类需要向疾病、向贫困、向环境恶化的问题发起挑战,而这次人类拥有的巨大武器就是计算机,就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当最贫困的角落有计算机与世界相连的时候,我相信人类战胜贫困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思考能力的解放也会改变企业的生存方式。小企业将获得和大企业一样的机会,创新和创造将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杭州C2
在未来,中国进入真正内需时代
我相信未来的20年,中国会进入真正的内需时代。这是所有创新者、创业者的巨大机会所在。
今天,中国约有3亿人属于中等收入群体,但我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依然处于初等阶段。未来的15年里,中国将会有5亿人进入中产阶层。5亿人意味着什么?美国今天进入中产阶层的人不到1.5亿,但美国的内需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未来15年,中国将会有3倍于美国的内需。如何挖掘这个内需,才是中国经济真正持久发展所要思考的。我们所有的创业者、创新者,要想尽一切办法挖掘内需,想尽一切办法从健康、从快乐、从“智造”上入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让中国经济、中国环境、中国的老百姓走得更好。
最近有人说,你们一会儿搞医药借壳,一会儿又要做文化产业,你们到底想做什么?其实,我们想得很清楚。我们一直在考虑10年以后中国社会会浮现的两类问题:一是健康问题,二是文化问题。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提早布局,让大数据有助于医疗服务。大数据会让实体医院的增长减缓,让医疗水平越来越高,让药品质量越来越好,让药价越来越便宜。
杭州D3
在未来,女性是票房、是经济
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投资、制造、房地产是经济的主流,到未来消费是最大的内需。谁是消费的主力军?女性!当今世界不再以肌肉的多少来判定人的强弱,而是以头脑灵活程度来判定,包括智商、情商、语商、“爱商”在内。
科技的发达使我相信,女性能够做得更好。阿里巴巴平台上有超过1000万卖家,其中一半以上是女性。线上的女性企业家的平均年龄比线下要小15岁。我们发现,男性在经商时,过于关注数字与竞争,以至于使生意过于冷酷;而女性经商使得生意更加有趣、悠闲、人性化与动人心弦,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