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日用,茶香幽远
2017年08月16日 17:00 旗书网 林金壹
“理想的茶席是自然、人文与生命个体的境界融合”。此语道出喝茶三境:饮茶之人内部身心协调,为一境也;茶人于天地间静心品茗,不知觉间和万物浑融一体达到“天人合一”,此二境也;茶人因茶际会,以茶相交,用茶传递人文情怀,此三境也。世间有一嗜茶成癖的温雅女子,于各色山川风月里流连,且行且品悟喝茶之境。
王迎新,知名茶文化学者,副研究员。出生于云南普洱茶文化世家,幼承家学,师从父亲 王树文先生。系中国人文茶道首倡者、人文茶席创始人,云南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国家人社部茶艺实训师教材编委,云南科技出版社《云南普洱茶》副主编,景德镇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煎茶道协会导师,华茶青年会导师,一水间王迎新人文茶道传习馆馆主。一直致力于中国人文茶道、香道、陶瓷艺术的教学、研 习及传播,以文字书写茶席的美学文化。
茶,既是饮品用以解渴,更有保健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廔疮、利小便、去炎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志、下气消食。”炎炎夏日,酷热难耐,若用山泉煮开一壶茶,于白石青苔之上,浓密松荫之下,把一青瓷盏低头细品,岂不清甜甘洌,沁人心脾?茶不仅能清热解渴,同样能暖胃暖心。那冬夜里在盐隆祠中煎出的数盏温热茶水,一来驱走了前来吃茶之人的寒意,二来滋润脏腑,蓄养体内元气,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喝茶养身,亦能修心。吃茶是一件需要慢下来做的事,泡一壶茶,从煮水、投茶、冲泡出香到出茶再到品茶,从容有序,舒展自如。没有趋之若鹜的急切,没有疲于奔命的劳碌,戒骄戒躁,在茶中寻得一方宁静乐土,心也因此变得安宁祥和,祥和而通达。
一茶一水本是自然的馈赠,人不过将两者融合再为己所用。吃茶之人皆明此理,因而喝茶之时,茶里茶外均求一“自然”之境。读作者的文,心也跟随她在大好河山间漫步徐行,看茶席在四季中切换,在地域间迁徙。深秋的富春江边,清澈江水略泛凉意,通往山坞的小路修竹翠微,有山泉潺流而下。黄昏时在潭边汲泉煮茶,看着夕阳“将一壶琥珀色的茶汤喝到极淡”,秋之安寂缓缓渗出。初冬时携三五伴侣,共赴苏州东山访一对故友,看东山雪白,嗅腊梅幽香,品一盅碧螺春,把茶“喝出冰糖甜”,方“别过主人,乘兴而归”。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上,作者一袭白衣,身披宝蓝色哈达,于苍穹之下自在喝茶,目光如蓝天般平静澄明;茶树环抱的云南公弄村寨里,弥漫着新茶特有的青味,静听拉祜族老人微含泪光吟唱一曲古歌,就着蘸上蜂蜜的荞粑粑喝一口茶汤,微苦带甜,味道恰恰好。茶席外美景如斯,茶席上也是别有洞天。无论行至何处,喝茶之人都不忘精心布置那一方茶席好与外景相衬:各色素雅的茶杯瓷具,蜜红或淡绿的茶汤,其上多有当地应时植物点缀。而茶案之上,往往设有花器——许是腊梅暗吐幽香,抑或是竹枝显露苍翠。饮茶人身居茶席,所饮之茶,所用之物,皆源于自然。而茶人无意雕琢,去除繁杂和矫饰,以无我之心虔诚事茶,于天地万物间泯茶自悟,于透亮的茶汤里照见本我,又可称返璞归真之举,终是与自然化合为一,达到“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之境。
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茶友们而言,彼此交情更似“淡如茶”:有水之润泽与淡然,还有茶之韵味和情怀。“茶宜静却也可动:静可一人细啜,独自体味;动则知交把盏,畅快淋漓。”作者一路走来,有山光水色相随,亦有知心茶友为伴。伏虎寺里九位茶人远道而来,在巍峨山川里品茶浓茶淡,看云卷云舒。龙泉古观中老友聚集,观天蓝如美玉,赏一树古梅含苞欲放,呷一口雪水浸泡的茶,回味无尽。茶友会合,或弹琴奏曲、或泼墨写文、或吹箫、或吟诗,各显神通,让那一盏茶伴着古音禅韵,在安宁中散发幽幽茶香,共享岁月静好。好茶是各人心性使然,亦是民族气质所致。古人云:茶饭不思。可见茶与饭在古时就已旗鼓相当,为民生之必需。嗜茶者如乾隆才子袁枚就曾盛赞武夷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而古人之爱茶,爱的不仅是味道,更是茶之品性:淡雅质朴,自然天成,茶与人因此相通相成。今人饮茶,品的是茶中滋味,更是先人寄寓茶中的那份风雅与情怀。以茶为媒,穿越古今,茶人瞻仰先人遗迹,与他们隔空对话,于历史长河中找到精神向导,守护共有的同族血脉。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古人也好,今人也罢,难舍的爱茶之心都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和生活美学的共同认知,唯此方能不囿于时空界限,齐聚一堂,喝茶论世,把盏言欢。
“白牛之步疾如风,不在西,不在东,只在浮生日用中。”茶事亦如禅诗所云,不为哗众取宠,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在慢饮细啜中体悟茶之初心和本意。饮茶之人在瀹茶品茶中懂得专注,静视世间万物,在生活点滴中发现微小而确切的幸福,然后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相信那温润如水的女子仍将在幽远的茶路上欣然前行,携一缕茶香看山水变换,结茶之情缘,悟人生之真谛。
《山水柏舟一席茶》
作 者:王迎新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
本书秉承中国茶道“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之内涵,一炉山水傍茶行,在遍访富春山、武夷山、峨眉山、青城山、嵩阳书院、临济寺等山川风物后,宝瓶观水、洞天谈诗,太行听风,怀古经石峪,青石板上烤新茶,又绘清蒲入茶瓯,卧佛寺中得大自在……这一切,茶为席魂,心饮为上。作者穿越不同的时空,将茶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不同况味的茶席,加上原生态的行走图片,融古炼今,带您体验文字与视觉的双重盛宴,并领略山水之间茶席风华,再现当代国人茶饮的人文风骨与文化镜像。
此生,也许与茶结伴,才是红尘最美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