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书网 > 红旗 > 左读右涮 正文

如果墙会说话

2016-07-22 17:00:00 红旗出版社官微-左读右涮 砚小朵

01.JPG

【砚小朵,写手。媒体人。高龄萝莉。跃迁飞行器驾驶员。爱好过于广泛患者。现居合肥。前豆瓣九点女王和天涯很有名博主。十项全能写手。本文是她一组名为《建筑幸福学》的文章中的一篇。感谢她授权左读君发布。】


被称为“师太”的香港女作家亦舒写过一个故事,笔触围绕着一幢老屋,它是大家族祖屋,先辈们想着给子孙们留下可以傍依的财产,却没想到这想头被出人头地的孩子们无视,待羽翼丰满就把房子租了出去。来来去去租住过这幢屋的人们,在每一个房间都留下自己的专属印记。如果墙有耳朵,它能听到多少好故事呢?那些父母教育孩子的低斥、小夫妻为家用多少的细碎争吵、爱人们你侬我侬的情话,有没有被印刻在哪里了呢?墙面斑驳了、地板也褪色了,电扇叶片在喁喁低语、一屋子的空气走的滞缓,仿佛黑胶唱片的细密刻纹,只要放上唱针,就要讲出许许多多唠哩唠叨的家常事儿来。虽说是平常生活,可叠加了时光,再伴诸于命运,听上一两段,仿佛就能参透个人时运的机关。


在亦舒的故事里,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写武侠小说的简先生,在报章上连载《江南奇侠》,后来创办《港报》,最终走出老屋功成名就,从房客晋升老板,怎么想也觉得原型是金庸。而楼上楼下两个妙龄少女,携手长大却天各一方、命运有差。独立自强的车安真最终当上了建筑师,也算是恰合了这故事围绕“墙”来做的文章。究其所以,房屋熨帖的是人心,一砖一瓦一石一柱,都是收集我们爱与怕的容器。若没了人,要那广厦千万间,又有何用?


02.JPG

比如好莱坞大片里的末世情结,常常要相伴一座空城,在《我是传奇》里,威尔•史密斯带着一条狗,一个人走在纽约城的街头,身后是曾有817万人聚居如今却空无一人的林立大厦,那种孤独的绝境,简直叫人心慌。而《遗落战境》里干得更绝,汤姆•克鲁斯一个人驾着飞行器在整个地球巡游,走遍千川找到的人类,居然还是自己的克隆人。这些科幻故事里的“废土世界”,让电影院里的观众神思震颤,他们甚至可能想不到,为何会被这样的故事击倒,那些被唤起的疼痛与不忍,不是自由女神像沉入了海底、帝国大厦只剩下了塔尖这样的视效奇迹,而是目睹着这庞大世界喋喋不休的诉说,却只有最后遗落的这一个人,在听。


年轻时,我也租住过不少地方,最叫人难忘的,不是自己独立租下的一居室,而是那楼上楼下的跃层公寓,被房屋中介改造成许多隔间。何谓“蜗居”?这就是。三合板做成薄薄的墙壁,连阳台都没有放过,生生变成了顶棚是玻璃板的“阳光房”,向北的房子被拆成两间,一间完全没有窗户、全靠开灯照明。衣着光鲜的小白领们走进高大上的小区,却流散进这样的出租屋里,关上门,隔绝开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窝进沙发,消解着年轻又无望的梦想。


住“阳光房”的是年纪轻轻的摄影师,他凭审美选了个“能仰望星空”的房间,却没想到夏暖冬凉,接板的缝隙还会窜来厨房的烟气。他想要为《国家地理》拍动物,他忙着全国奔走接活儿,玻璃板上贴满了他的得意之作,猫猫狗狗们瞪着卖萌的眼睛看着他。那些投向他心仪杂志的求职信终究没有寄出,因为他的英语太烂,而为了求生没时间或仅仅是因为懒惰,他没空去学。当然最后,他还是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婚庆摄影。


住没窗子房间的是个小姑娘,剪辑师,专替制作公司剪辑那些收视率排名第一的综艺节目,要加班,也常常在屋子里加班,没窗,她就终年灯火通明。她的皮肤常年白皙,她的右手大拇指因为过度敲打键盘而容易抽筋,她的眼镜度数年年加深……后来,她以自己的生活为题拍了短片,获了几个奖,终于攒够了钱离开。后来我们聊起,叫她“那个导演同学”。


我呢?我总假装自己是那面墙,目睹人们来了又走,感受他们贴在三合板墙面的人情温度。他发火了,杯子砸到墙摔的粉碎,她哭了,肩头挨着墙微微的震颤,他和她恋爱了,隔着墙壁小声地说着悄悄话……墙永远在那里,它读到的故事,光怪陆离、长吁短叹,比命运更离奇。可惜,它不会说话。


标签:亦舒;墙;房屋责任编辑:赵洁
【相关阅读】

好书榜

300x250

书闻

Copyright ©2006-2016 红旗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浙)字1号; 浙ICP备100328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