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房(ps:破千送礼物啦!)
2016年07月19日 16:22 红旗出版社官微-左读右涮 李飞
【在左粉们的(gei)转(mian)发(zi)下,左读君本周破千。
于是我准备送左读君的支持者们一点小小的礼物。
本来我是可以要求“我的频率不对”君跟热心的粉(zhai)丝(nan)合影的!没想到她竟然选择了休假!竟然在这么热的天气下去玩了!所以这个打算只好作罢!
现在呢,左读君自己会拿出一点私藏,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具体怎么操作,请关注明天的消息推送!
今天的作者李飞是文物学者、收藏家、作家、视觉艺术家。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艺术品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浙江飞鸿广告策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杭州国立文化艺术院导师。多年来,潜心研究国学及传统文化,并长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已出版19部著作。新书《别让收藏玩死你》即将面世。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书房。】

我的书房
40岁以后,大多数时间,我都隐在我的“飞鸿轩”书斋。
我的书斋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奢侈,有120方,在杭州城西的一套公寓内,我的两万册藏书静静地躺在里面。书斋明静,内在布置皆文房清玩。我潜心阅读,生活平实质朴,内心世界波澜不惊。“名利”不是时代的奢侈品,“幸福”才是;“成功”不是个人魅力的源泉,“真我”才是。时代是个局,我愿做局外人。我自有我梦,暗香浮动。

在纸质书急速衰败的互联网时代,我依然钟情于捧一本书读上几个时辰。我创作时依然手写,因为面对电脑键盘我总是不自在,书写时能愉悦体会汉字之美。我的藏书以文物图录和国学古籍为主,睡前翻《纳兰词》,出游吟《诗经》,读古书读出人生况味来。藏书中有许多珍贵的签名本,不仅有王世襄、耿宝昌、杨伯达等鉴赏家,还有莫言、苏童、余华等作家的。
十年间我出版了十九部著作,皆是文物研究和收藏鉴赏类,至今没有一本是自费书,也没有一本是包销书,实乃不易!独守书斋很多年,远离浮躁与名利场,发愿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但愿此生能活得洒脱、达观。

我在看的书
最近在看的书,《衡山仰止》、《民国红粉》、《中国陶瓷史》。
《衡山仰止》是苏州博物馆研究文征明作品与文献研究后对他当时社会角色的疏理。文征明是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他曾“主吴中风雅数十年”,亲自设计拙政园,在八股取士的夹缝中寻求一次又一次的生机,在传承苏州文脉的同时有所创新,通过跋文和书帖传递自己的审美趣味并影响世人……通读这本书,可还原“真正的文先生”,还原五百多年前那个时代的文人精神,了解他们,传承他们,并将之发扬光大。
《民国红粉》是文史学者张耀杰的新作。褪去“名媛外套”与“政治表情”,他用信使笔法还原民国“大女人”的激情、无奈与迷惘。我向往民国,但并非当下痴迷于民国的“民国控”。杨月瑛、沈佩贞、吕碧城、萧红、冯沅君、王右家、刘清扬、冰心……这些出走的“娜拉”最终未能变成“革命的天使”,她们就像在风雨中走失的一只孤雁,误入藕花深处,几声哀鸣,溅起几多离愁。书中写了众多红粉,独独没有写到当下被热炒的林徽因。其实,林徽因被误读了,众人津津乐道她的情史,而忽略了她在建筑和文学上的成就。这本书,重考据,不八卦。
《中国陶瓷史》是我恩师古陶瓷学者叶喆民先生的著作,也是我放在书斋的常用工具书。与时下在外界频频抛头露面的文化名人相比,叶先生着实低调地落寞。他1924年生,曾任职于故宫博物院,后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离休教授。《中国陶瓷史》是叶先生的通史巨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方法;科学研究与传统鉴定方法并重;注重实地考察、并同文献和传统经验相结合……总而言之,这是本古陶瓷鉴定、鉴赏、研究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