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雷不鸣|你年轻,你放浪,你可以“杀人放火”
2016年07月07日 10:30 红旗出版社官微-左读右涮 聂磊旻

1枯燥
我用了8年时间,写了超过120万的散漫文字——这不值得吹嘘,相反这是最悲哀的事情。因为这些文字中的巨大部分的保鲜期只有一天,根据废纸循环利用原理,它们的寿命其实完全掌控于废品收购人员出工的频率,最后再因为母体变成纸浆而永远告别这个世界。如果它变成网页、朋友圈,寿命或许更短,因为几小时、几分钟后,它就会被浩如烟海的资讯所淹没。
比报纸短命更令人可悲的是,我们这批“做报纸的”早已不看报纸,偶尔看一眼报纸,就像毕业后的男生在大学门口看着新报道的大一女生而心生感慨:“这茬韭菜又可以收割了。”此处,我们扮演的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而是大学门口。因为再多的故事已经和我们无关。
这是一种心有戚戚的小悲。8年时间,如果去地里刨沟,除了乳沟估计什么沟都可以刨成;如果去工地筑墙,那墙除了红杏可以出,肯定连蚊子都飞不过,可我们偏偏干了这份营生,做了“匆忙”二字的俘虏。
那天,有个圈外的人问我,“你们媒体人每年写这么多文章,自己有保存吗,有没有特别好的,自己会去看吗?是不是特有成就感?”我想了一会:“服务员,再来一桶嘉士伯。”
2思想
我认识一个同龄的朋友,非常喜欢足球,每年自费花五十多万玩一支业余队。因为是80后,所以特别讨厌韩国队,毕竟从小到大,只见韩国虐国足。于是今年他娶了一位韩国姑娘当老婆,“国足灭韩不利,只有我自己出手了”——我很同情他,因为接下来的余生,他就要天天“泡菜”、“思密达”,还不能当着老婆面啃玉米棒子……
这种牺牲自我去“抗韩”做法其实很不好,女球迷千万不要学,尤其看不惯日本国家队的女球迷。
其实我只想说,喜欢一件事,你完全不必亲自去实践和了解,你只要了解它的真谛和内涵,没必要傻乎乎地真去当现实的炮灰。那些心灵鸡汤扯淡,说什么只要做过就不会后悔。我一位在派出所工作的同学告诉我,那些嫖娼被抓的男人录口供都会来一句:“我很后悔。”
我很喜欢莫泊桑的短篇,但不会傻到用裁纸刀割开自己的喉咙;我还喜欢海鸣威的文字和经历,可绝不会把双管猎枪伸到自己嘴巴里,给自己来个爆头。换个现实的说法,你喜欢夜店,也喜欢姑娘,于是你娶了一个夜店姑娘,可你再去夜店喝酒还是得付钱。
都说没有颜色的青春是可悲的——当然对于现在90后几乎不可能,因为即便再宅的技术男,他的生命中也还有一缕来自岛国的黄色。这是一个物质丰沛,思想匮乏的时代。
我身边的一群朋友,每天宁可刷3小时朋友圈,也不愿意拿3分钟想想:自己现在在干什么,二三十岁的年级,每天日子过得就像60多岁,工作第一天就可以看到自己退休的场景,始终在枯燥、重复、无趣、低效循环……
倒是我86岁的爷爷,过年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今年要把南明史中的将相单独拎出来,按列传单独起录。此举对我警醒很大,尤其昨晚看了许知远在他的书里自我调侃:“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所以今天下午2点,我就起床写这篇文章,说真的,真是不早了……一会就可以吃晚饭了。
3轻狂
不久前和一互联网公司的人瞎聊,20分钟后她对我总结陈词:你太野了,一身不服的味道。我说,我内心单纯,另外凌晨刚和朋友吃完酒,身上只有鸳鸯火锅味。
年轻的时候狂起来才叫好看,30岁以后再狂,没人理了。最关键,你我永远回不到一日长于百年的理想桃花源时节,对于现实,大家都太容易认命——现在的小女生动不动就说“跪了”,我告诫过很多女孩子不要随便说“跪了”,人生哪有那么容易认输啊,“要把膝盖献给男友,把内心留给自己。”
是的,我就是先天性心……脏,你咬我?
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看完一本稍显枯燥的书,而仅仅把时间耗费在刷朋友圈,看看鸡零狗碎的代购、美容、鸡汤;我们也没有足够的情商去面对面聆听一个朋友的心声,只是在网络上纠结“520”哪里约——能知道“团头何九叔给武大郎敛尸是正月二十二,所以说潘金莲四月初三(公历5月20号)杀夫是假新闻”已经属于脑大于胸。
你年轻,你放浪,你可以杀人放火。但是你终究会成熟,会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有爱意的女人,“你年轻吗?没关系,过几年就老了。”这不是我说的,是文艺女青年的亲妈张爱玲说的。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典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斗偈语,讨论“八风吹不动”,苏大学士说“端坐紫金莲”,佛印直接上了一句”放屁“,后面就有了“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别想了,说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