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跟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作者:王小宽 张明林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01
定价:¥ 39.80
ISBN:9787505134614
内容简介
《毛泽东品读二十四史》,分为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辑录了毛泽东品读的原文,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的品读记录;第二部分是对毛泽东品读的精华分析,为更深地了解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提供帮助。读完此书,您不但能够快速地了解《二十四史》,而且还能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品读中获得非凡的启迪,并因此受益终身,从而获得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编辑推荐
《跟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是带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注重联系现实去品读的,这样不仅乐观,而且能够从中获得经验教训。毛泽东所做的批注,总体来说比较妥帖,具有优秀史学家的远见卓识,值得我们学习领会。
作者简介
王小宽,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文化书院副院长。近年主要从事外国史学理论方法论研究,主要警述有《苏联史学中的历史认识问题》、《论历史思维》、《历史学的科学功能与理论思维》、《科学革命与历史思维》、《史学思潮、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全球化和全球历史观》等。
目录
第一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品读《史记》
禹王做官,但也耕田
老子不是唯物论者
孔子的思想也有弊端
孟子有人民性的一面
屈原一跃冲向万里涛
评价秦始皇,要一分为二
陈胜、吴广掀开了农民战争的序幕
李斯的《谏逐客书》说服力很强
汉王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做人不可沽名学霸王
登徒子不好色,且是个模范丈夫
苏秦羞张仪说明人没压力难进步
第二章整齐划一,文赡事详——毛泽东品读《汉书》
文景之治是“萧规曹随
衰困者汉元帝刘爽
王莽是个失败的改革家
赵充国能坚持真理到底
不可存”五日京兆“之心
讲”闻喜县的由来“是激励干部作为”
董仲舒有形而上学的思想
第三章网罗一代,事义周悉——毛泽东品读《后汉书》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值得借鉴
黄琼耿直方正、李固以国家为重
陈寰使”梁上君子“改过自新”
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当了大元帅
班超的抵抗不属于侵略
贾谊英才早逝可惜
毛泽东自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长社之战体现了奇正原则
成皋之战和昆阳之战均是以少胜多
第四章词多劝诫,有益风化——毛泽东品读《三国志》
曹操的案要翻
张鲁开了人民公社的先河
郭嘉多谋善断
司马昭之心,固已路人皆知矣
刘备有了孔明是“如鱼得水”
中央干部要选周瑜似的“青年团员”
关公姓关有曲折
刘表是虚有其表
袁绍多端寡要
刘备也有袁绍那样致命的缺点
关羽败走麦城是因骄傲自满
吕蒙的事迹表明应该知识实践并重
指导正确与否决定局势变化
弱者后发制人的范例很多
最年轻的哲学家王弼
陆逊示弱与司马懿之智如出一辙
孙权很能干,当今惜无孙仲谋
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从魏文帝开始
蜀汉之误始于兵力分散
曹丕代汉令人生疑
第五章览古今之失,察安危之机——毛泽东品读《僭书》
迁与不迁,最终都会乱
桓温带兵北伐是作样子
郭象品行不端
庾纯骂贾充,实乃“公骂”
陆机的《仗赋》好,可惜长了点
潘尼的《安身论》是“道家言”
圣人也免不了外患内忧
谢安为国家立了两次大功
第六章行文优美流畅,语言简练有法——毛泽东品读《宋书》
刘裕不在意王镇恶贪财
檀道济因功高位重遭杀身
谢灵运最终矛盾达到顶点造反
核实《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准
殷景仁与刘湛的恩怨纠葛
王僧达“造反”是冤枉之词
……
第七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毛泽东品读《隋书》
第八章举起精要,周不毕记——毛泽东品读《南史》
第九章叙事简劲,近世佳作——毛泽东品读《北史》
第十章裁国史之繁略,记礼法之沿革——毛泽东品读《旧唐书》
第十一章必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毛泽东品读《新唐书》
第十二章见闻较近,是以征信——毛泽东品读《旧五代史》
第十三章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毛泽东品读《新五代史》
第十四章卷帙浩繁,贯通南北——毛泽东品读《宋史》
第十五章断代体裁的完璧之作,跨越世纪的历史巨著——毛泽东品读《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