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书网 > 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 > 精彩活动 正文

【爱情】1928年与贺子珍联姻 因误信杨开慧已牺牲

2016-12-20 11:03:05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李慎明

  从板仓杨开慧纪念馆掌握的相关材料分析
  杨开慧从1927年9月返回板仓至1930年10月被捕,这三年除了几次短时外出,其他时间都是在长沙县板仓故居躲隐。板仓距长沙市约110华里,是平江、汨罗、长沙三县交合处,丘陵蜿蜒,较为封闭,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三个孩子,此时均改姓杨。据板仓杨开慧纪念馆1962—1972年搜集的座谈资料,敌人曾三次来板仓捉拿杨开慧,但两次都被当地群众掩护并蒙骗敌人化险为夷。为了更好地保护杨开慧,当地群众还刻意四下传播杨开慧已死用以迷惑敌人视听(长沙板仓杨开慧纪念馆群工部提供的相关资料)。毛泽东动员的小店主吴福寿下山探寻杨开慧消息时,或许听到的正是这种保护性的说法,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这三年间杨开慧曾多次寻找湖南省委,因省委数度被破坏和搬迁,一直联系不上(杨开慧编写组:《杨开慧》,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53—155页)。由此可见,我党在1928年井冈山和板仓之间的信息交通已完全断绝。井冈山上流传的杨开慧已牺牲的消息,在当时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从板仓杨开慧故居发现的杨开慧手稿分析
  杨开慧在1928—1930年间写的信件、文稿等一直藏匿在杨开慧故居的墙壁之中,直至1982年和1990年故居两次整修才被发现。其分别是4000余字和1000余字共8篇文稿。对杨开慧这些文稿,湖南省博物馆专门成立了杨开慧手稿整理研究小组,2010年在湖南省委主办的《新湘评论》对其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披露和解读。从中可以发现相关数点:(1)杨开慧在秋收起义数月后曾收到过毛泽东的一封信,在1929年“古历四月”收到杨开明一信前再无毛泽东任何音信。(2)杨开慧书写的对毛泽东思念诗文及信件,一封都没有送递出去。这些均与湖南省委和交通站点多次被破坏相吻合。(3)1929年1月14日朱毛红军下井冈山进军赣南,1929年1月13日杨开明奉命从井冈山出发,代表前委前往上海汇报工作。1929年2月25日杨开明在《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对此有专门记载。1929年初由于“军阀重开战”,革命形势有所好转,地下交通不断恢复。杨开明到达上海后,在中央可能听到杨开慧还没有牺牲的消息,便向板仓试投一信与杨开慧联系。他还在信中向杨开慧透露了党中央有可能要调毛泽东到上海工作的消息。这封信从上海辗转到达板仓,杨开慧在1929年古历四月初八(即公历1929年5月16日—笔者注)给杨开明即“一弟”回信。回信说:“接到来信,万分喜慰”;“他(指毛泽东—笔者注)未必能来上海吧?我到(应为“倒”—笔者注)愿意他莫来上海哩,我又要不放心了啊!”杨开慧在此信中还写道:“你(指杨开明—笔者注)能回家一转,极所盼望。”(湖南省博物馆杨开慧手稿整理研究小组(欧金林执笔):《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杨开慧手稿试读》,《新湘评论》2010年第20期,第6—17页)从此信中也可以进一步证实杨开明自大革命失败后,再未回过板仓。这一点与板仓杨开慧故居的研究也是吻合的。另外,杨开慧手稿中也明确标明此回信“没有发去”。这说明,即使在1929年,板仓对外的地下交通尚且没有完全恢复,更遑论1928年了。

标签:旗书网;毛泽东诞辰;杨开慧;贺子珍责任编辑:翁旭琪

好书榜

300x250

书闻

Copyright ©2006-2016 红旗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新出网证(浙)字1号; 浙ICP备100328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