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红旗出版 > 红旗新书

大国治理现代化

《大国治理现代化》

2019-10-31 16:00 红旗出版社
内容简介

  新中国7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破题之钥、奠基之石。

  本书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依托,在深入阐述“中国之治”显著优势和鲜明特点的基础上,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依法治国、提高行政效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十个方面,全面细致地阐述和解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本书通过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的具体回答,既瞄准了我国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核心问题,又思考了我国制度优势如何更好地转化为治理优势的挑战所在;既反映了我们未来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超的国家治理智慧、强烈使命意识,以及他们为化解各种风险、顺应时代潮流,着力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决心和信心。

  本书均为权威学者撰写,逻辑思维缜密,问题导向鲜明,理论性可读性兼备,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读物。


编辑推荐

  本书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依托,在深入阐述“中国之治”显著优势和鲜明特点的基础上,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依法治国、提高行政效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十个方面,全面细致地阐述和解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


作者简介

  高宏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教授,文化传播教研室主任。重点从事文化政策、文化管理、网络内容治理研究。兼任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特约报告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观恒文化发展研究院理事等。

  刘小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管理学博士,公共政策教研室主任,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论分会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


目录

  第一编 / 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辛鸣 “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杨雪冬 让我们的制度在全球竞争中展现优势

  唐爱军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几个着力点


  第二编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甄占民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中的统领地位

  杨德山、张冬冬 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演变及经验认识


  第三编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治理

  李君如 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

  宋世明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编 / 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

  蔡宝刚 擘画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前景

  姜明安 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江必新 筑牢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五编 / 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治理

  张纪南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袁曙宏 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马怀德、林华 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第六编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经济治理

  欧阳日辉、刘健 数字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汪仕凯 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与国家治理的逻辑

  万劲波 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协同 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整体效能


  第七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与文化治理

  高宏存 改革开放40年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与趋势展望

  祁述裕等 “国家治理与文化治理能力建设”研究笔谈

  刘彦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治理的变迁


  第八编 /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民生治理

  洪大用 完善民生工作的社会政策支撑

  王道勇 社会合作推进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九编 / 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

  魏礼群 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杨雄 关于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吴忠民 积极推进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建设


  第十编 / 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治理

  周宏春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马中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举措

  吴舜泽、郭红燕、李晓 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十一编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

  黄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钱乘旦 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欧阳向英、李燕 当代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责任编辑:沈立红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