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红旗出版 > 红旗新书

《民主的真相:宋鲁郑时政观察笔记》

2017-03-31 16:00 红旗出版社
内容简介

  《民主的真相(宋鲁郑时政观察笔记)》介绍了, 福山说西式民主是历史的终结,西式民主却在全世界 范围内遭遇滑铁卢式困境。正处于发展中且前途一片 光明的中国式民主,内敛而有力地丰富了人类政治文 明的发展,这不仅尴尬了福山,也尴尬了西式民主。
  宋鲁郑的时政观察植根于当今世界政治现实,采 用短、平、快的语言风格深入剖析西式民主在其发源 地及输出地遭遇的困境,同时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阐 述了制度模式要与国家文化、基本国情相吻合,任何 一个国家都不能强制性地向他国输出本国的制度模式 。
  读者读罢能够迅速了解西式民主与中国式民主的 不同,辩证看待国际时局,掌握国际政治文明发展新 动向。


编辑推荐

  张维为:中国经济的成功已被全球视为人类历*大的奇迹。这种奇迹也产生了强大的政治和思想外溢效应:一是世界开始反思甚至质疑西方民主制度的失灵和局限性。二是一国的发展包括政治发展一定要走自己的路,适合自己民情国情的路。在这个历史理性反思的大潮中,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的宋鲁郑先生是十分突出的一位。

  多年来,他凭借长期对西方内部的深入观察和细致了解,以及国内长达十年体制内工作经验,以少有的高产、犀利的文风、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不仅对西方制度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解剖,同时也对中国道路作出了独到的分析和总结,在海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宋鲁郑一向服膺严复的名言:“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这可谓抓住了一国制度产生和演变的核心。

  潘维:宋鲁郑先生在批判性解读西式民主的同时,充满了对中国的乐观主义,这与国内社科人文同行中盛行的悲观主义格格不入。我虽身处国内,却一直喜欢宋先生写的文章,对他的论战立场产生共鸣。

  郑永年:宋鲁郑用批判的眼光看西式民主,用自信的方法看中国政治制度。他的文章,有人喜欢,有人恨。但不管怎样,认真读过他的文章的人都会感觉到,他的文章是在写自己的观察。在此基础上,他对中国和西方的民主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思考的问题。人们或许不喜欢他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但这些问题则是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作者简介

  宋鲁郑,时政评论家,畅销书作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制度对比、国际关系和两岸关系。他曾五次应邀访问台湾,三次观摩台湾选举以及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两度就中法关系、中国“韬光养晦”政策在法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演讲。代表著作《中国能赢》《中国能赢II》《中国能赢III》。    


目录

  序言  政治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第一篇  西式民主是历史的终结?
  谁应该为美国枪击案负责?
  斯诺登为何“背叛”西式民主?
  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民主”保卫战?
  谁应该为伦敦“骚乱”负责?
  德国大选人民做主了吗?
  好民主,坏民主:萨科齐背后的西式民主
  西班牙危机中的民主真相是什么?
  西方有真正的新闻自由吗?
  西方模式为何导致人才逆向淘汰?
  第二篇  西式民主输入国还好吗?
  西式民主下的印度
  民主之后的突尼斯
  谁在掌控叙利亚?
  利比亚为什么避不开“民主魔咒”?
  埃及民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乌克兰悲剧之后的大国博弈
  缅甸的民主试验能成功吗?
  中东民主化为什么会遭到美国的反对?
  第三篇  中国式民主进程为何没有榜样?
  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为什么没有榜样?
  中国的政治自信从何而来?
  为什么说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第四篇  为什么说文化是制度之母?
  福山“历史终结论”为何如此尴尬?
  “独裁者”李光耀:我们不想要西方的一切!
  发展中国家能跳出“民主陷阱”吗?
  西式民主能够化解中国的困局吗?
  为什么不能用西式民主来评价中国式民主?
  为什么说告别文化浪漫主义才是中国之幸?

责任编辑:沈立红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