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基础教育 关于教育的5本经典
【旗书网三句话·教育经典名言】
1.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陶行知
2.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高尔基
3.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爱德华兹
【图书推荐1】
书 名:《吾国教育病理》
作 者: 郑也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159-1
出版日期: 2013年9月
【内容简介】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从诸多视角,说出惊世骇俗的道理,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
【图书推荐2】
书 名: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卷)
作 者: (法)卢梭 著,李平沤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1112-9
出版日期: 1978年6月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但是应该指出,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爱弥儿》一书对我国教育界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早在1923年,曾由魏肇基根据英文节译本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次系根据法文原版全文译出,分上下两卷出版。为了使两卷篇幅大致平衡,我们将第四卷《信仰自由》以后部分划为下卷。书后附有卢梭的生平年表和人名、地名译名对照表,供读者研究参考。
【图书推荐3】
书 名:《什么是教育》
作 者: 菲利普W. 杰克森 著,吴春雷 马林梅 译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8076-9925-5
出版日期: 2015年1月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主张从第一线的教学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来思考教育的本质,主要教育应该是“道德”的,教育从根本上属于一项道德事业,教师与学生都应当成为“更好的人”。
本书由杜威的结束语、贩运真理、教育的先决条件、统一本质与存在、确定题材、追求完美、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等七部分组成。
【图书推荐4】
书 名:《教育与文明》
作 者: 陆一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834-0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内容简介】
以明治维新为起点日本开始了其脱亚入欧的现代化进程,作为民族国家现代化的精神与思想基础从吉田松阴开始的日本现代教育其理念与实践,也已经积累了一个多世纪的或成功或挫败的经验。《“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教养与文明》是对苜多年来日本现代通识教膏——日本各之为“教养教育”--的梳理与分析,一方面可供我们一窥日本现代化道路之深层思想根源:另一方面也可为我们正在实践的大学通识教育提供借镜。
【图书推荐5】
书 名:《陶行知文集》
作 者: 陶行知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43-8706-7
出版日期: 2008年6月
【内容简介】
修订本以原版收集的论著为基础,对照湘版和川版《陶行知全集》,逐篇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了增删篇目。修订原则是:着重收录反映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代表性著作,按年代先后编排,其中对少数论文作了节选,同时对注释也作了补充和修订。对所选论文均对照不同版本进行校勘,力求准确。经过反复斟酌,删去旧版40篇约11万字;同时删去旧版全部诗歌约8万多字,两部分合计20万字,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增补文章80多篇,计21万字。因此,增删大致平衡。修订本按四个时期共收录陶行知论著226篇计70多万字,可以说这册修订本是汇集了陶行知教育论著中最精华的部分,比较全面和集中地反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书后还附录陶行知生平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