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新书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指南》
2020年02月17日 13:10 花城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全国爆发新冠肺炎后,受疫情影响,部分人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发热门诊患者和住院隔离患者感到焦虑、恐惧、孤独等,一线医务工作者压力过大、疲劳紧张,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繁琐、焦虑压抑,普通民众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担心害怕等。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级心理健康组织积极响应。
为此,花城出版社与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天津市现代健康技术研究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App联合策划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指南》。
该书为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干预的实用性操作手册,由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主编,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以及《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干预工作手册》等资料编写。由原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王永庆,民建天津市委会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李文海,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及副理事长徐华锋,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李萍四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该书进行了专业指导和审定。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给大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降低应激失调,恢复心理平衡,用健康的心态面对疫情。
该书简明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配有案例分析,具有极强的实操性。目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类的图书大多以心理防护类为主,该书则以心理干预为主要方向,帮助受疫情影响群众恢复心理平衡、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原卫生部副部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殷大奎特意为该书题字:“重视心理健康干预应视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措施。” 心理干预包括健康促进、预防性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健康促进面向普通人群,目标是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属于一级干预;预防性干预针对高危人群,目标是减少发生心理障碍,属于二级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个体,目标是减轻障碍,属于三级干预。
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会长、该书主编郑运良指出,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干预对咨询师有更高、更科学、更规范的专业素质要求,为此,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中国保健协会的指导下,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天津市现代健康技术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指南》。所有入驻的咨询专家,实际咨询个案时间平均在2000小时以上,具有心理咨询相关从业经验均在5-10年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干预一般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和面对面三种方式实施,目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受疫情影响群众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为目标人群提供积极应对策略和情感支持,让他们重建自信心,重塑自我。
实施心理干预时要注意:不必期待求助者很快从悲伤或恐惧不良情绪中走出来,要有一个缓解的过程;心理干预中求助者的悲痛体现为痛哭、号叫,这是一种宣泄,是可以鼓励的,但要密切关注持续时间;求助者的创伤也许终生都不会完全过去,咨询师要帮助求助者与创伤事实和谐共处。
此外,据南方出版传媒总编辑兼花城出版社社长肖延兵介绍,花城出版社将联合天津市现代健康技术研究所计划向一线医护人员、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工作人员和各级心理保健协会等相关人员捐赠数千本图书,为疫情一线工作者心理干预保驾护航。
图书信息
识别下方预售码,即可购买!
本书特色
专业权威,由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专家编写审定。
简明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配有案例分析,具有实操性。
目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类的图书大多以心理防护类为主,本书则以心理干预为主要方向。
作者介绍
本书由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主编,其原名为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心理医生专业委员会,2003年11月4日,经卫生部、民政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保健科技学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保健协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心理医生专业委员会随之更名为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专业委员会,而后提升为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是我国心理保健产业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行业协会,它具有促进我国心理保健事业,规范我国心理保健行业,指导、监督并引领我国心理保健行业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