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君回乡记】有钱没钱,过年看书
2019年02月03日 09:00 旗书网 慢卷狂澜
城里的大MALL越开越多,基本以一个区域为中心,有吃有喝有穿有秀,还有飘着咖啡香、叠着五彩马卡龙的独立书店。过节基本分四拨人流——回老家的、出门旅游的、在单位加班的,还有在家补觉的。几股人流,兜兜转转,总会有一天汇入书店的清流。因为你不自觉地散步到家(宾馆)附近的大MALL里,逛超市,给孩子放在乐高城堡撒点野,看场电影,还有——去书店买杯咖啡解解乏。
就这样逛进了远洋乐堤港的“单向空间”,开在杭州丽水路上的网红新店,刚开张了2个月。在过去的14年里,在北京陆续开出了3家分店。杭州这家总面积2800㎡,三层挑空结构,通透玻璃,是个质感满满的生活馆。常不经意间和名人格言对上了眼,特别在霓虹闪烁的晚间,透过大玻璃还能看到对面的巨大电子屏上贴着从村上春树书里摘出的字句——虽然不明就里。
坐在靠窗的懒人凳上,拿着一本书,心里就渐渐沉静下来,有年轻人拍照打卡,有少年小跑着冲向三楼的单向绘本馆,还撞到了快闪的潮人秀。
我这枚过气的文青,已沾了一身油炸水煮的俗气,突然置身于追求大色块设计感、有逼格的文艺潮流中,后悔今天穿了卫衣和一双懒人运动鞋,好歹应该是高跟皮靴和高级灰的羊绒长裙才般配。
一眼就扫到了这本《布拉格时间》,一本关于布拉格深度旅行的文艺白皮书。偶遇的惊喜,脑中迅速地盘算起来:今年夏天女儿本科毕业计划要去英国观毕业礼,何不顺道捷克布拉格转转?这座城市,有卡夫卡,有昆德拉,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浪漫气息的欧洲古城。把书翻了一小半,就开始急煎煎地在飞猪上查询起机票来,离上海直飞10小时,对!现在开始攒钱,今年夏天去打卡。
收银美眉是个一身黑衣的90后,在她悦耳的声音指导下,下了微信公号、注册了会员,办了张电子会员卡,好像自己丰富而迷茫的老灵魂已有处可栖了。
接到闺蜜微信,说已顺利抵达昆明机场,开始和先生一起自驾云南游。这里过节气氛很不一样,伴她一路飞驰的,是我们上个月一起买回来的《唐诗简史》。有亲爱的在侧,看自己喜欢的书,她飘在路上的游魂有枝可攀了。
很想女儿,拨通电话,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正在图书馆看书。毕业在即,功课更忙,社会活动也多。异国求学的小灵魂蜷身在书本中,我这个远方的母亲还是要唠叨一句:“千万别去泡半夜的酒吧,注意安全。”
跑出店门,身后一位十一、二岁的女孩冲了出去,一把抱住了穿着桔黄马夹、张开双臂的妈妈,妈妈把小小的垃圾车停在一旁,打开冒着热气的保温杯,给孩子喝水:“看了几本书?”孩子红扑扑的脸蛋上挂着满足:“3本!明天我还要来。”
因为一间书店,爱上一座城市;因为一本书,我们都得到了一份满足,情感得到共鸣。无论你是在家躺着看,还是窝在狗狗旁边一起共读,或者就像此刻的我,在冷风中走过盛世的红灯笼,胳肢窝里,夹着一本书,心已飞往布拉格。
有钱没钱,过年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