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号选题数据看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新书趋势与亮点
五大选题“富矿”助力2019图书出版
2019年01月10日 14:33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徐来 戴颖 李丽梅
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是2018图书出版提质增效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中国版本图书馆书号(ISBN)数据反映,6万余种新书在2018年四季度申报出版,同比降幅近10%。品种规模持续下降的同时,数据分析显示,万种备战订货会重点新书紧抓内容这一根本,深挖五大选题“富矿”,发力“新”“精”“情”“红”“融”选题建设,推进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和融合出版精品频出,为2019年图书出版奠定良好开局。
选题务新:重大主题常讲常新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自2013年成为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申报出版热度。新近相关选题不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领域,而且内容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持续深入全民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生活实践。
有的选题富有学术深度,权威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人民出版社两种新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引领机制研究》《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梦”的实现问题研究》,前者探索以榜样来带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机制,以实现榜样带领实效性提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良性互动,后者则把中国梦的实现问题上升到唯物史观研究的高度。人民日报出版社的《中国梦思想研究》一书收录了《人民日报》《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过的理论文章,分专题对中国梦思想的历史演进、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有的选题具有实践力度,探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做法和策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尝试性探究。人民出版社的《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探究了实现中国梦合力“从何来”,明晰了实现中国梦的合力“有哪些”,具体回答了实现中国梦合力“如何合”的问题,同属一社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阐释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路径和对策。
有的选题饱含现实温度,以文艺纪实形式,透过小人物的故事见证大时代的变迁,传递出中国平凡百姓不平凡的中国梦。新世界出版社的《图说中国梦》系列,通过“中国世相”“扶贫的故事”等分册,用纪实专题摄影作品生动展现当今中国社会世相百态。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中国梦·文化西藏系列访谈录》是根据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系列访谈节目采访录音整理,以朴实的西藏老艺术家们的人生成长经历为小切口,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文化逐步繁荣发展的生动历程。《小小少年中国梦》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通过祖国各地的优秀少年现身说法,以少年自身追求和奋斗的故事,增强他们自强自信的主人翁精神。
选题求精:追踪反映学术精品
这一时期专业出版社积极追踪学术科研进展,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为依托,策划推出一批展示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生物及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新作。
社科学术选题紧密配合当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国别概览》呼应“一带一路”倡议,用30余册介绍了亚洲、欧洲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经济合作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展望。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供应链研究丛书”,从“战略思维、模式创新、技术进步”三个维度,通过“国家供应链战略、产业供应链战略、城市供应链战略、企业供应链战略”四个战略层面来论述供应链战略。
文艺学术选题重在凸显传统民间艺术瑰宝的人文内涵与审美追求。《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专题项目,用来自田野民间的鲜活资料,真实而详细地介绍了山东泥彩塑、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浚县泥咕咕等各地民间泥塑艺术,兼具知识性和欣赏性。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唐代诗序及其文化意蕴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运用考证分析与诗文交叉研究的方法,首次对唐代诗序进行全面考察,并对王勃、陈子昂、皮日休等人的诗序进行全面研究,为唐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专著汇总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彰显“中国智造”实力。隶属“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的《观天巨眼: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由天文学家南仁东教授主编,代表了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植物大化石记录:1865—2005》及《中国常见灌木生物量模型手册》,是生物领域的权威参考用书。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丛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卫星通信、卫星遥感、航天器技术研究等,是有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得力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论丛》,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内容涉及高铁技术的方方面面,为国家发展高铁的中长期战略保驾护航。
选题彰情:传承彰显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公开阐述“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外延。近期申报出版的人文选题从弘扬中华廉政清风、传承传统优良家风、宣传模范人物事迹等多角度、多层面出发,彰显“家国情怀”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弘扬中华廉政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是出版教化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相关选题往往以古鉴今、寓教于乐。如人民出版社的《兴廉政 问初心:历史的镜鉴》,从传统文化角度选编历史故事,辅以漫画的表现手法,使读者更易入脑入心;《廉政诗词选》则从古典诗词中汲取廉政建设的力量,兼具政治性和艺术性;《中国古代廉政·医德文化简明读本》将古代政风和职业道德相结合,内容丰富厚重。还有的选题致力于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廉政建设成果,外文出版社的《中国新时期反腐败历程》(德文版、法文版)总结和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在反腐败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明显成效。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同样是家国情怀主题选题的重要组成。相关选题善于挖掘古今圣贤和文人志士智慧,给今人提供教子的名言、治家的良方,如商务印书馆的《中国古代家训三百篇》、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大师们的家风》等;还有的选题着眼普通百姓的家风故事,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中华好家风》视角平民、以小见大,让读者“抬头”看到自己家的影子,“低头”在书中看到可学习、借鉴的楷模与榜样。
一批选题特写当代各行各业英模人物风采,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向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中国工人出版社即将推出的《煤海撷英》《石油印记》《齐鲁工匠》《逐梦蓝海》系列图书,分别描写了煤炭、石油、工匠及海上石油领域的先进模范人物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工匠精神。两部近期出版的图书《戎装天使》和《从银蛇奖到沪上名医》聚焦医护工作者,记录他们在抗震救灾、抗击超级病毒埃博拉等重大事件中英勇奋斗的身姿。
选题传红:赓续红色文化基因
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红色文化,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丰富的题材储备,正成为当前选题的一大“富矿”。一批选题或追踪革命遗迹,或讲述英烈事迹,或追忆峥嵘岁月,或颂扬辉煌成就,数量和质量可称上乘,潜力巨大。
红色文学选题表现亮眼。纪实文学《梁家河》自面世以来反响强烈,陆续被译为阿拉伯文、英文、西班牙文、法文、俄文等数个外文版本,旨在向世界讲述梁家河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纪实文学《照金往事》立足革命史实,真实再现了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回眸历史的独特视窗。长篇小说《国之劲旅》着力刻画了台儿庄战役中第60军官兵奋勇杀敌、激战疆场的壮烈场面,展现了中国战争史上中华儿女誓死保卫家园,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朱瑞传奇》以连环画形式生动重现了新中国炮兵奠基人朱瑞从苏北一个书香门第人家走出来,逐渐成长为我党、我军高级将领的传奇人生。
各地积极编撰具有地方特色的英烈事迹读物。乡土革命传统读物《红色岚谷》集中梳理了在武夷山战斗过的历史人物、从本地走上革命道路的党员同志、革命“五老”以及革命烈士的基本情况。《回望峥嵘读初心》是一套讲述革命战争时期发生在江西各地令人难忘的红色故事系列丛书。《万山红色故事》讲述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红色革命老区——贵州铜仁万山的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
红色精神学习教育读本层次丰富。既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写的《延安精神学习读本》这样深入论述延安精神概念的主要内容、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的新作,也有帮助青少年领会沂蒙精神的《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红岩精神与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研究成果的图书“红岩精神与南方局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丛书”。
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梳理成果频出。“丰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观”丛书,将中宣部公布的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428处以省(区、市)分册,汇编成22册,通过走进基地,让读者走近红色历史,身临其境。宁夏人民出版社的《银川党史现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梳理了银川现存的15处珍贵红色印迹。
选题趋融:加快实施融合出版
数据显示,2018年出版界推动融合出版从理念到行动、化愿景为现实的行动更为积极,仅下半年即有近400家出版单位、3600余种图书选题在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方面付诸实践。这些出版物活用新技术,以传统纸书与现代纸书、有声书、3R(AR/VR/MPR)图书、电子书、数据库等相融共存的方式呈现同一IP内容,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下的多元阅读需求。
现代纸书打破了传统纸书的单向传播局面,通过扫码纸质书,付费享用线上衍生内容和服务,满足了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需求。如吉林出版集团将《猎人笔记》《培根随笔集》《呼兰河传》等名著打造成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纸书”,通过线上服务,对每位读者精准“画像”,为今后选题策划提供支持。
有声书被誉为继纸质书、电子书之后的“第三种出版力量”。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500余种有声书选题涵盖时政、教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新华出版社精心策划的《新时代党员学习90题》除将传统纸书内容同步在“党员书屋”APP上之外,还由咪咕公司提供“有声+视频+电子”同步出版,为新时代“互联网+党建”提供了新型学习方式。商务印书馆的《国韵雅风:2019己亥年诵唸古文经典有声日历》精选近百则诗词古文经典选段,由张卫东先生悉心吟诵,配以巫娜女士的古琴伴奏,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扫描二维码,感受国子监官韵诵唸传承之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著的《见证:我亲历的改革开放》嵌入了改革开放40年来40位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采访音频二维码,形成了一部可读、可听的立体出版物。
数据同时反映,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植入范围从最初的少儿科普或游戏类图书向教育、人文、社科等领域扩展,通过二维码可提供音频、视频、微课、情景动画、互动动画等丰富的图书配套资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CCTV-4季播节目《谢谢了,我的家》同名图书采用AR技术,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重温精彩视频。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工程图学基础教程习题集》则嵌入了作者自主研发的VR3D版“工程图学”APP软件,同时还提供了“工程图学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