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出版展区——
弘扬主旋律 彰显北京范儿
2018年08月24日 14:43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赵新乐
观众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出版展展台前参观拍摄。
本报记者 赵新乐 摄
“这些书我在家经常看,光是那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就看了好几遍呢!”8月22日,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上,74岁的韦锡新老人看着主题出版展区里的图书,乐呵呵地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在本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上,北京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心展区重点推出包括主旋律专区、北京特色专区和优秀出版物专区在内的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出版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参观购买。
其中,主旋律专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集中展示展销500余种主旋律优秀出版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旋律出版物展示展销,集中陈列了党的十九大文件及相关学习辅导读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梁家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点出版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相关主题出版物展示展销,陈列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版》《马克思靠谱》等相关主题出版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出版物展示展销,集中推介反映国家经济发展变化的《1978—201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年的执政党建设》《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等优秀出版物;“一带一路”精品图书展示展销,则展出《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等相关出版物。
作为一名“90后”,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编辑孙祺童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关系,这些书都是她的案头必备。虽然展场里很多展位都充满吸引力,但她还是希望能够在主题展区转一转,看看最新的出版动态和趋势。
在北京特色专区,有近千种优秀出版物集中反映北京历史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优秀出版物展示展销、“相约筑梦·激情冬奥”主题出版物展示展销,以“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为主题,展示展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历史文化等相关出版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展示展销涵盖民风民俗、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民间工艺等优秀出版物;以“北京特色”为主题,展示展销北京城市规划发展、历史介绍、文化旅游、民俗特色、古今文学等主题出版物……
拿着一本《北京话》,刚刚从单位赶过来参观的读者钟铭来不及细看就跑去买单。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事房地产行业十几年的她对读书充满热情。她用颇具北京味儿的话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电子书阅读很方便,但总觉得还是纸质的书翻起来更带劲儿。因此,在北京国际图书节的展场上收获一本充满北京气息的书,自然让这个“老北京”格外满足。
除了主旋律专区、北京特色专区之外,优秀出版物专区也受到很多观众的青睐。特别设立的优秀出版物专区,集中展示了涵盖社科、经济、少儿读物、文学、生活保健及外文原版引进图书等多个类别的优秀出版物。同时,还有获得“中国好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等荣誉以及北京图书大厦高级管理者书单范围内的优秀中外文出版物展示展销。
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展示展销台前,东北大学出版社的初茗手里拿着一本《国家宝藏》前后端详。“我们这几年也在主题出版上重点发力,我想来看看这些精品出版物是如何呈现的。”作为出版社负责装帧设计的人员,尽管东北大学出版社没有展位,但初茗和同事还是选择到展会现场学习同行的经验。
本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以弘扬主旋律,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展示中外文优秀出版物成果,彰显国有图书发行主渠道风貌为贯穿活动的主要宗旨。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与展馆中其他展位风格不同,主题展区尤为庄重、沉静,没有熙熙攘攘的场景,却有意犹未尽的表情。每一个专区的展示都浸润着主旋律,彰显出浓浓北京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