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书展 新出版
2018年07月09日 11:01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徐海
在第七届江苏书展上,江苏人民出版社邀请江苏省著名主持人、省朗诵协会秘书长傅国到场介绍《朗诵艺术水平等级考试》系列教材创作体会,并与读者交流和分享朗诵的艺术。
江苏人民出版社 供图
□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 徐海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今年春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党中央强调以高质量发展来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提高,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出版工作从数量规模增长到质量效益取胜的战略提出了二十几年,近两年终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既是国家积极引导的结果,也是行业各部门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自我革命的结果;既是全国文明程度提高、全国阅读倡导的结果,也是数字技术发展、人民阅读手段发生深刻变化倒逼现有出版单位的结果。
在国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层次较浅、价值一般的出版物渐渐失去了读者;在移动互联网媒体化的今天,碎片化的知识普及和快餐式的情感宣泄,人们都容易在手机上读到相关内容。只有深度的、系统的、稀缺的选题才为真正的读书人接受。学生政治理论读物亦如此。希望通过简单编写一本适应各地及不同层次需求的助学读物,获得大的发行量,目前是难上加难。只通过老套的、做大量工作使图书发得出去、而不顾及读者真实心理感受、满足其真实需求的做法已经或即将过去。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提高自身的策划水平、编辑水平、宣传水平、发行水平,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出版物的开发,通过编辑出版人人真实需要的刚需出版物,才能实现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需要新书展。书展是出版成果的集中展示,这是传统的做法。作为出版者,我们与书店共迎、共建、共存、共荣。江苏书展从2013年以来,转战南京、苏州、徐州、扬州,再次回到苏州并永久落户苏州。6年来,我们看到江苏书展一年比一年有创新,一年比一年有生机。无论是参展者还是参观者,每年都有新喜悦。在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化阅读的时代,把读者吸引至书店和展场,需要出版人拿出高质量的出版物满足读者。因此,我们在本届书展上,请了朱邦造大使携带他的最新著作《欧洲文明的轨迹》来到苏州。朱大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一家言,相信不负读者。胡阿祥先生是史学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进行了深入研究,写出精品力作《吾国与吾民》。胡教授会引导大家来一次深入的“中国之旅”。为突破江苏人民出版社单本原创高峰,我们今年启动了“年度25本单本好书攻坚计划”。这25本书已经出了10本。其中有刘东先生集30年心血之作的《天边有一块乌云》,这大概是近几年中国少有的精彩学术著作了吧。还有反映巴黎治理内涝经验的《水下巴黎》一书,希望给全国受困于年年发大水、年年都被淹的城市管理者一些参考。《我们深圳四十年》从一个家庭反映40年来中国这个改革桥头堡的沧桑巨变。本本精彩,这次一并带来参展,期望得到读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