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昨与淳安机关干部交流:
山水的成功都和文化相关
“中国好故事写作营”在千岛湖建营
2018年03月31日 19:14 旗书网 翁旭琪
3月31日,应淳安县委县政府的邀请,来自北京、山东、河北、福建、内蒙古自治区的10多位报告文学作家、诗人来到春意盎然的千岛湖,走文昌镇、下姜村,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和茶山会议旧址,既体验绿水青山,又是一次红色之旅。这就是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倡议的“中国好故事写作营”千岛湖营地开营后的集体采风活动,以书写当下中国为主旨的写作交流平台。上午,“感恩总书记,奋进新时代”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第62期千岛湖干部月讲坛上,“中国报告文学第一人”何建明用高屋建瓴的思想、文学的诗意、宽阔的视野,向600余名淳安党政机关干部,分享了习近平两山理论的诞生过程以及对“新时代”的解读。主持人为淳安县委书记黄海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何建明
中共淳安县委书记黄海峰
为什么是余村——对新时代可感可触的读解
2017年9月,何建明创作出版了他最为看重并满意的报告文学作品《那山,那水》,是第一部以文学形式阐述“新时代”的作品,可感可触,出版的意义在于,它以余村村民、乡镇干部、商人为主角,余村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选择中成为声名远播的“第三天堂”,它有直接可学的经验,能够帮助读者生动认识和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以此为题已经陆续在全国作了40余场报告,场场爆满。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几年来,余村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村、绿色发展道路,以壮士断腕的精神绘出“绿水青山踏歌图”,建成了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
何建明认为,习近平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期间,率先提出了“生态立省”概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无处不在,因此,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地。
“我是苏州人,在我的概念中,这片土地都是好地,可是到了安吉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还存在一个曾经非常落后的地方。让我更感到吃惊的是安吉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一个理念、一面旗帜,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习近平的新时代。”何建明说。
未来的路如何走——“金山银山,无处不在”
“习近平同志2005年到安吉视察时,余村干部讲了这样的现状:‘现在我们村里关了矿,老百姓生活又往下降,集体经济也不行了。干部有点犹豫,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何建明认为安吉余村以前所面临的问题淳安也有,他以安吉余村发展史为例,联系中国发展现状,为千岛湖经济腾飞提出富有诗意的建言:
“我从事报告文学快40年了,讲述了无数个故事,看到了太多的先进典型,有的后来持续辉煌,有的没落了,为什么?成功要能复制,要有可持续性。未来的路如何走?“金山银山,无处不在”。我听说淳安有20万人出门打工,为什么家门口有如此秀美的山水,还要背井离乡?山水的成功都和文化相关。我认为淳安旅游要有产业,要能持续,要像迪斯尼一样,打出文化牌,比如你们有磨心尖这样的高山,这个名字就非常美,可以吸引游客在此打磨浮躁的心灵、养养浩然之气。再比如下姜村,当地人说是中国梦开始的地方,不管是否准确,建议村干部能不能在‘姜’上做文章?让农民种植生姜(我听说饮姜茶很养生),修建姜公庙,让天下姜姓人氏来此寻根……村民们要以产业发展、村民致富来向总书记报告,才对得起它是历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
在下姜村文化礼堂,何建明和红旗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向村民们赠送了30册《那山,那水》签名本,何建明勉励村支书姜银祥把下姜村建设成为余村之后的“第四天堂”。
通讯员 翁旭琪|文 王筱倩|摄
** **
【作者简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
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代表作有《那山那水》《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纪实》《国家》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变成电影电视8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