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 践行文化自信
2018年03月21日 15:19 新华网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新华网2018两会访谈,看代表委员们用文化惠民生。
刘玉珠: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市场活跃 让文物“活起来”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 杨濛 摄
刘玉珠表示,让文物“活起来”是一篇大文章,远不止是制作一些文物衍生产品,或者进行一些文物开发就能完成任务了。让文物“活起来”,要向国际社会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我们要通过文物资源单位,特别是国有文物单位,发挥好文物的作用,让它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能够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文物资源了解古代的中国,了解现代的中国。
民间文物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正在起草相关文件,并想通过试点工作取得经验,争取较快形成政策,以积极稳步地解决民间文物进入市场的问题。
许江:坚定文化自信 引导青少年融入传统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 郭小天摄
互联网的普及,尤其对于青少年,他们能接触互联网,又能够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国各种各样的文化相接触。如何让他们更热爱、更好地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表示,要引导孩子来认识他们的家园,认识我们的传统,不是简单的让他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
“多少年前我提出来要在中小学开设中国国学系统课程,这个系统课程,可能孩子在学的时候有一点被动,没有关系,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民族的灵魂塑造,我们知道它的重要性,我们告诉他你是要这样的。要让孩子什么叫根源,知道中国文化是他的原点,是他的原乡。”
刘万鸣:坚定文化自信 重视古汉语学习刻不容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万鸣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 李相博摄
“书画和文字的关系是一体的,看懂中国画首先要深刻认知中国书画的渊源历史,深刻认知中国书画所表达的深层含义,需要我们去学习古汉语,从传统当中激活当代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万鸣是这样理解中国古汉语的作用的。刘万鸣表示,应该把古汉语考核纳入考试当中。惟其如此,才能使青年人真正介入中国书画的传统研究,才能吃透看懂中国书画,对中国书画的发展必有裨益。古籍中中国画论、书论确实对中国画创作有帮助,但由于读不懂,导致大量学生不想读,在中国书画创作方向上往往会出现迷茫,因此,重视古汉语学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