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今天】北京爆发学生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2017年05月05日 10:48 旗书网
♦1919年5月4日 北京爆发学生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学校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集合,示威游行,掀起爱国风暴。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示威群众32人。5月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6月3日、4日,北京学生讲演团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演讲,北洋军阀政府再次派出军警、马队进行镇压,逮捕大批爱国学生。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国。6月7日,北洋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罢免了亲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 **
♦1939年5月4日 中国陕甘宁边区规定5月4日 为中国青年节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出席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并发表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讲演说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主体、革命的性质、革命的目的,使用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意义相同的“人民民主革命”的概念。
** ** ** **
♦1946年5月4日 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正式成立。主要创始人是许德珩、潘菽、涂长望等。抗日战争期间,许德珩、潘菽、涂长望、梁希、金善宝等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于1944年底创立了“民主科学座谈会”,表明继承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传统、提倡民主、科学精神,讨论时局,发表政见。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一历史性日子,改建为九三学社,并于1946年5月4日正式举行成立大会。